人一串!”
门外又安静下来。
钱凤萍看的好笑。
方南枝还是大方的原谅爹了,她翻页到犁具那里,给他们介绍这东西的好处。
方铜听的眼睛亮亮的:“整!整一个试试!”
“这书啊,我看还有不少农具,枝枝,你可得好好看,多学学。”
方南枝挠头:“我和哥哥一起看。”
心里想的是,她哥哥读书快,哥哥多读一点,她就能少读一点。
秦彦没意见。
他走了科举仕途一道,对农事上,多些了解是有好处的。
甚至,关于犁具,秦彦也想好了之后的路。
“行,这么多书,你们兄妹俩之后几日就别出去玩了,多读书。”
钱凤萍也开口,主要是今晚听着那些人谈论,感觉府城也乱的很。
还是老实等放榜吧。
兄妹俩都应下。
次日果然老实在客栈看书,累了的话,就坐在大堂里听曲!
没错,有一对弹曲卖唱的爷孙俩路过客栈,被客人请进来了。
他们能蹭一波。
方南枝咬了一口糖葫芦,含糊不清说:“哥哥,那个姐姐抱着的就是琵琶吗?”
秦彦点头,没说话。他也举着糖葫芦。
他这串,是方银出钱买的!考前说好了的,虽然还没发榜,但家里人都觉得秦彦会中,只是名次问题了。
方银狼吞虎咽,已经把自己那串吃完了,这会儿眼巴巴盯着侄女:“枝枝喜欢吗?”
方南枝还是心软了,分了二伯一颗。
然后点头,又摇头:“不知道喜不喜欢,但是那个姐姐好厉害,唱的好好。”
秦彦倒是若有所思,妹妹是女孩子,应该学些音律的。
其实他也是,文人之间相交,就是下棋,对诗,礼乐。乐可是君子六艺之一。
等回去后,可以安排下。
不过,秦彦盯着弹琵琶的姑娘看,感觉琵琶有点重,妹妹这小身板也这么抱着多累啊。
可以考虑安排古琴。
到时候,他们一起请教郑举人。
“秦公子如此,可是喜欢这姑娘?”突然,有一道大嗓门响起,不少人看过来。
一个身材清瘦,但穿着华贵的公子朝着他们这桌走过来!
何富贵,他是商户出身。何家商号是府城出了名的。
本朝虽然不禁止商户之子科举,但是真进了官场,商户的身份,还会让人歧视的。
炮灰父女入赘后,全家后悔了三月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