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采访稿中,当被问及《国人的遗书》中涉及的某些敏感话题时,余小鱼选择了以历史和文化的角度来回答。
这种回答既避免了直接涉及敏感话题,又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容易得到大家认可。
余小鱼还特别注意了,避免使用可能会引起争议的词汇,比如“改革”、“开放”等。
选择了更加温和的表述,比如“发展”、“进步”。
对于一些敏感问题,采取迂回的方式回答,比如在被问及对某些政策的看法时,她就从历史和文化的角度出发,分析这些政策的合理性和必要性。
在书房牛爷爷和牛爸爸看完后,他们对余小鱼的谨慎表示赞赏,认为她的观点既深刻又富有启发性,也给提出了一些具体的修改建议。
修修改改,终于完成了一篇满意的采访稿。
虽然这只是初稿,但余小鱼觉得已经足够应对采访了,做好了有备无患,就可以高枕无忧了。
要是到时遇到超纲的问题,就直接说自己还年纪小,不懂就完了。
接下来的两天里,余小鱼继续完善这份稿件,以确保到时自己能对答如流,顺利完成这次座谈会的采访。
梁世辉自从在火车站与余小鱼分别之后,便一直没有机会再次见到她。
牛家人对他充满了敌意,甚至连门都不让进,只要听到是他的声音,电话就会被立刻挂断。
面对这种情况,梁世辉感到无奈又无助,但他并没有放弃追求余小鱼的念头。
看样子只能等到余小鱼去报社那天,再找时间跟小姑娘好好聊聊了。
终于,等到了座谈会这天。
余小鱼心情激动地早早吃完饭后,便迫不及待地开始洗漱打扮。
白衬衣配黑裤子,穿个毛呢大衣,梳两大辫子,搞定!整个人看起来既清爽又利落。
画个伪素颜妆容,显精神就行了,还是低调点的好,这年头长的太扎眼,也不是什么好事。
怎么今天也得碰见梁世辉,索性牛爷爷就让他负责开车,自己和余小鱼坐后排,三人从家属院直接开车出发,就去了京城日报的报社,
座谈会定于上午九点正式开始,预计持续两三个小时左右,但具体时长还需根据现场采访的进展来确定。
到了报社刚八点半,邱编辑在门口已经等着他们了,见余小鱼他们人来了,就带他们去了办公室,等其他邀请的作者文人们都到了,大家一起去会客厅,开始座谈会。
到场的作家文人居多,就余小鱼一个小姑娘,大家起初还以为她是报社的实习工。
等座谈会开始,挨个介绍时才发现原来,她就是前不久发表《国人的遗书》的那作者,几个作家文人不免窃窃私语,怀疑她是否真有那么大的本事,毕竟《国人的遗书》这篇文章可是引起了不小的轰动,让很多人都对这篇文章的作者产生了好奇和期待。
在介绍环节结束后,众人开始讨论起这次座谈会的主题——“如何看待当下社会现象”。
这个话题引发了在场所有人的兴趣,纷纷发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随着讨论的深入,现场气氛逐渐热烈起来。
大家各抒己见,互相交流,不时爆发出阵阵掌声和笑声。
余小鱼始终保持着谦逊和低调的态度,认真倾听他人的意见和建议,并在旁边配合,参与到讨论中来。
各家记者和一些机关单位的人,现场问了些他们问题,等到余小鱼时,一个叫洪亮的记者问:余小鱼同志,你之前发表的《阿嬷》可以谈下,当时是怎么想到要写的吗?
余小鱼说那是自家爷爷给讲的故事,觉得说麻烦,还不如现场唱,反正被采访的人里就属她最小,大家又觉得自己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