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莫眠却觉得不是风怀远。
风怀远那人,早年曾见过几面,观其行事,是个谋而后动,追求利益最大化的人。
这煽动百姓迫君之事,倒更像是临时起意。
罢了,说不定那人如今换了性格,这事与他们关系不大。
“刚得了消息,原本计划给西北的棉衣数量减了,我们恐怕还要想法子赶紧再弄一些。”
袁憬大惊:“为何会减,原本就不够分的……”
陈莫眠心里憋气,语气不禁低沉了几分。
“原话是‘各处都紧张,西北这几年没什么大的战事,分批给也不打紧’……但你我都晓得,这分批的结果就是分着分着就不知道分到何时何地去了……
祖父原在的时候,还能勉强压着,只他如今退了……”
袁憬叹了口气:“那些人打的好主意,这样连上禀都不需要,毕竟他们只是‘分批给’,而不是不给……好在,我们得了消息也能尽快准备。”
“偏那偷东西的蛀虫如今也找不到人……”陈莫眠说着,脸色一沉,一巴掌拍在桌子上,惊得茶盏溅出水花。
几年前,镇守西北边境的魏璘魏老将军往宫里递消息,希望能多分些军备,每年拿到手的东西都不够下头兵士分的。
为这事,永庆帝特意派了户部的人去调查了西北军的在编人数,得到的结果却是军备与人数相符。
更有人上谏,魏璘言不够分,恐有养私兵之嫌。
若不是太子等人拼死劝谏,魏璘说不定便要被连夜召回京城,捉拿下狱。
最后的结果就是,永庆帝派了王环去做督军。
之后不仅西北军多了一个督军之人,各军队渐渐也都多了这么个人物。
到了此时,众人才明白,永庆帝不一定怀疑魏璘的忠心,他只是趁此时机,加强对军权的掌控罢了。
西北苦寒,本就条件恶劣,又因督军一事得罪了同僚,过得愈发艰难。
四处游历的陈莫眠得知西北军的窘境,便拉着好友私下收集物资供给西北军。
袁憬又为他蓄了一杯茶,便留他自去生气,转头问道:“去西北的人手定下来了?”
高南青点了点头,接着面露难色:“东家,那个赵姑娘要不要再考虑一番……瞧着像是个冷心的。”
“为何这般说?这人还是你最早推荐的。”
“那位蔡先生到底与她一路行来……”
听到高南青的话,袁憬瞬间明白他的顾忌:“你是觉得,赵姑娘看着蔡先生去赴死,她自己也未见难过,便生出如此想法来。”
见高南青颔首,他轻叹一声,继续说道:“有些人,死意太盛,拦不住的,此为一;
二则,蒋绍通以命来告,在此时便要有一个同等重量的人来以命相应……当然,若是那位范无名先生还在,自不必如此。说来说去,不过是在掌权者的眼里,分量不够。
至于这位赵姑娘,她带回了人,对镖局是尽了本分;主动上门应下去邓州睢阳的事,对宁远伯府是情;在睢阳县,拼杀带人出城则是义。
本分、情义都顾全了,如何会是心冷之人?高掌柜,若赵姑娘是个男子,这番姿态,你还会觉得她心冷吗?你着相了……
回头去看,宁远伯府对她只有一个生恩,在那个府上时也是受尽了委屈,即便如此她仍旧不移本性,对人对事心怀仁善,此一项便胜过天下多少人。”
高南青面红耳赤,忙忙地道了一声歉。
旁边的陈莫眠已经散了火气,少见好友如此评价一人,不禁生出几分好奇:“你对她评价倒是高,胜过天下多少人?是否有些言过其实。”
“不过是调查过这个人之后有些感慨罢了,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