蜡笔小说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271章 会试六(3 / 5)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发明亮。

苏轼哈哈一笑,他本就是豁达之人,此时更是满脸笑意,说道:“公明兄说得极是,咱们平日里所学,此刻便是派上用场之时,切莫怯场,定要将那满腹才华都展现出来才好。咱们读了这么多书,不就是盼着今日能在那考场上挥斥方遒嘛。就像那宝剑,磨砺多年,终要在此时出鞘显锋芒呀。”

苏辙也跟着点头,他微微皱眉,却透着认真劲儿,说道:“是啊,此次会试,听闻竞争必然激烈,各路才子齐聚,那都是有真本事的。但咱们只要发挥出自己的水平,问心无愧便好。毕竟,这学问之事,尽力而为方不负自己多年的苦读呀,结果如何且不去管它,只求无愧于己。”

刘庆和曾诚也纷纷附和,刘庆拍着胸脯说道:“咱们这几年的功夫可不是白费的,定要在考场上好好较量一番,让考官们瞧瞧咱们的厉害。咱可不能输给别人,要把自己的所学都亮出来。”

曾诚则笑着说:“对呀,大家都加油,不管结果如何,咱们这同窗情谊可是永远都在的呢。以后不管身在何处,这份情谊都不能忘呀。”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相互分享着自己这段时日的备考心得,有的说自己如何攻克了那晦涩难懂的经史难题,如何查阅众多典籍,反复琢磨,终于豁然开朗。

有的讲怎样在策论写作上有了新的思路,如何关注时事,将所学与实际相结合,让文章更有深度。

大家也彼此鼓励着,那浓浓的同窗情谊在这小小的雅间里弥漫开来,似是比那酒香还要醇厚几分,让这雅间里充满了温暖与力量。

酒过三巡,众人的脸上都泛起了红晕,眼眸中却透着微醺的笑意,而那份坚定却愈发明显,仿佛已经看到了自己高中之后的美好未来,或是入朝为官,为百姓谋福祉,施展自己的治国方略。

或是继续钻研学问,着书立说,将自己的学识传播开来,启迪后人。

每个人的心中都怀揣着梦想,在这即将踏入考场的前夕,那梦想愈发炽热,如同燃烧的火焰,照亮了他们前行的道路。

此时,窗外的天色渐晚,天边的晚霞慢慢褪去,只留下一抹淡淡的余晖,给整个徐家宅院笼罩上了一层温馨又略带惆怅的氛围。

徐氏她们也已经从三清观回到了家中,家中的仆役们早已点起了烛火,烛光照亮了屋子,却照不亮徐氏心底那隐隐的担忧,她坐在椅子上,眼神有些空洞,心里依旧惦记着儿子明日的考试。

日子就这样在众人的忙碌与期盼中过去,会试的日子越来越近,整个汴京城里仿佛都笼罩在一种既紧张又期待的氛围之中。

继续阅读

大街小巷时不时能看到学子们行色匆匆的身影,他们或是捧着书卷,口中念念有词,抓紧这最后的时间温习,那专注的神情仿佛外界的一切都与他们无关。

或是三两成群,一边赶路一边讨论着可能出现的考题,时而眉头紧锁,时而恍然大悟,那神情专注而严肃。

街边的店铺谈论的也多是此次会试的话题,茶馆里,时常能听到有人在猜测今年的主考官会出怎样刁钻的题目,又会有哪些才子能够脱颖而出,众人各抒己见,争论得不亦乐乎。

学子们都在做着最后的准备,而徐子建也怀揣着众人的祝福与期盼,每日在书房里查漏补缺,将平日里所学又细细梳理了一遍又一遍。

那桌上的书卷被翻得都有些破旧了,书页的边角也微微卷起,可他依旧不敢有丝毫懈怠,只盼着能以最佳的状态踏入那决定命运的考场。

嘉佑六年三月初六。

开考当日的清晨时分,徐子建在家人的陪同下来到礼部贡院,准备开始入场了。

大周朝会试入场时间是卯时(大致相当于现在的早晨5点到7点)左右,考生就得前往贡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