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有些生气但这个官员还是知道自己要来干什么的,他看了一眼李振后,便将圣旨打开开始宣旨。
“皇帝诏曰,安阳府汤阴县令李振任职期间勤政为民报效朝廷,其功绩当为大宋地方官员效仿,为表彰李振功绩,今任命李振为安阳知府,统管安阳、汤阴、内黄三地之政务军事。除此外赏赐李振黄金三百两,锦缎五十匹......宣旨完毕,安阳知府李振接旨!”
李振好不容易挨到这个嘴碎的文官讲完,扶着有些麻的腿站了起来。他毫不客气地接过来圣旨,连看也不看地扔给了不良。
按照惯例此时李振应该掏出一个钱袋子,然后满脸堆笑地交给这个文官。可为了李振除了看着文官外再无其他动作?
几人就这么大眼瞪小眼的愣在了那里,李振是真不知道接旨还得给好处,不良认为是自己的主公有意为难这个宣旨的官员,礼部的文官通过刚才李振的接旨行为认为对方有别的想法,其余的人都看着场中大佬们不敢说话,要知道这可是圣旨呀,自己一辈子第一次见。
最后还是不良先开口了:“那个,这位大人,你这一路舟车劳顿,我已经让厨房安排好饭食了,你还是赶紧去吃饭吧。”
礼部官员此时有种想要泪奔的感觉,这次出来宣旨他可是花了三十两银子买来的,为的就是出来捞些好处,没想到对方不光不给红包,甚至连顿像样的酒席都不预备。
待礼部官员及其随员渐次离席,留下一室静谧,李振轻抚案几,目光深邃地转向一旁的不良,沉声问道:“此番我以秦桧为条件,意在向赵构施压,换取这安阳府,却未料他竟如此爽快应允,其中缘由,你可有所洞悉?”
不良闻言,眉头微蹙,似是在脑海中细细梳理着每一个可能的线索,片刻后,他缓缓开口,声音中带着几分洞察世事的睿智:“主公,依我之见,此番赵构之爽快,怕是源于对我等手中那批神兵的觊觎。遥想李家寨一战,我军将士,手持主公赐予的非凡利器,所向披靡,宋军之众,无不闻风丧胆,溃不成军。这等威能,岂是寻常之物?宋国那些老谋深算之辈,自然不会错过这等消息,他们心中明镜似的,清楚这些神兵对于我军战力之提升,是何等关键。故而,即便心存不甘,为长远计,也不得不暂时妥协,以求日后图谋。”
李振:“管他呢,既然答应我的条件了,那我们就按照计划进行,你派到金国的那些人准备的怎么样了?”
听到这句话后,不良微笑着回到:“主公放心,这次派到金国的几人可都是我亲自挑选的,他们可能上阵打仗不行,但是散播谣言还是没有问题的。”
秦桧,昔日宋国朝堂上那抹不可一世的锋芒,如今却如同秋日落叶,随着一同释放被俘宋军的沉重步伐,悄然回到了鹤壁。他的身影,不再挺拔如松,反被一层难以言喻的阴霾所笼罩。
归途漫漫,通往临安的路,每一步都踏在了秦桧心头的尘埃之上。
一路上秦桧独自蜷缩于马车之内,那狭小的空间成了他暂时逃离外界审视的避风港。车窗外,风景流转,却再也无法激起他心中的半点涟漪。他的眼神,空洞而深邃,仿佛已将所有情绪都封存于那无尽的黑暗之中。
即便是那位平日里擅长逢迎、意欲借此机会攀附权贵的礼部官员,也未能叩开秦桧紧闭的心扉。他小心翼翼地靠近,言辞间满是试探与讨好,却只见秦桧轻轻摆手,以一句不冷不热的话语,礼貌而坚决地将对方拒之门外。那姿态,既非高傲,亦非冷漠,而是一种历经沧桑后的淡然与疏离,让人无法轻易触及他内心的真实世界。
如此一幕,在旁人眼中,或许只是权臣一时的失意与避世,但在秦桧心中,却是对过往辉煌与今日落魄的深刻反思,是对未来命运未卜的沉重忧虑。这段归途,对他而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