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颍川。所以,子山只需到颍川等待,必会等到陛下,届时先见曹操,送其一批礼物,请曹操代为表奏,如此大功告成。”
“可是?”鲁肃仍有疑虑:“安置陛下,有保护之功,且能挟天子之令,为己谋利,其好处不小,白波军杨奉等人和张杨如何肯甘心让给曹操?想必彼此间会大战。”
刘敬沉吟了一下:“子敬说得有理,白波军、曹操和张杨等人必有大战,且陛下身边臣子众多,也有暗中谋利者。子山去了之后,可先打探一下。”
“如陛下落入白波军和张杨手中,你就把礼物拉回来,我们坐看形势。我料白波军与张杨必不长久,若是落入曹操手中,你就按我刚才所说的去做,相信必有所获。”
步骘明白,刘敬明显看好曹操,便点了点头。不管怎么样,对于刘敬而言,此次步骘去见陛下,也是一次机遇,收获可大可小。
鲁肃又问:“那太守又为何认为曹操会安置陛下于颍川呢?”
刘敬只好接着解答:“兖州之地,曾被吕布所夺,后被曹操夺回,其不安因素太多,且兖州仅挨徐州、冀州,曹操与徐州战事不断,与冀州袁绍也时常有摩擦。所以,兖州并不合适。”
“豫州之地,黄巾贼作乱频繁,但集中于汝南一带。颍川郡之地,曹操掌控力较强,其手下有不少人都是颍川人,例如戏志才、荀彧等,均是其信任之人,有这些人的拥护,可保无虞。所以颍川才是最合适的。”
鲁肃想了一下,认可了这个答案:“太守说得有理。”
这事就这么定了下来。
刘敬又谈起另外一件事来:“诸位,咱们再谈谈另外一件事情,我有意攻打庐江,你们以为如何?”
“攻打庐江?”步骘一阵惊呼。
“步子山,你别一惊一乍的……”刘敬不满地看了他一眼,然后才开始阐述自己的理由:“不得不说,咱们设计夺了彭泽城,但刘勋却是最大的受益者,他很轻松地拿下了宛陵。不过,这宛陵占得容易,却不好守。”
“因为孙策一直驻军宛陵,把宛陵视为老巢,如今丢了,必不会甘心,待孙策拿下会稽后,必会把矛头指向宛陵。袁术任命吴景为丹阳太守,驻于秣陵,这吴景乃孙策的舅舅,也会助孙策来夺宛陵。”
“总之,刘勋惹大祸了。他欲保住宛陵,必须驻重兵把守,如此一来,皖城便显得兵力空虚,我军夺得皖城便大有机会。只要拿下皖城,刘勋势单力薄,已无力夺回皖城,我就稳如泰山。”
“不行!”步骘果然反驳:“太守,我军兵力不足万,镇守南昌、彭泽已是兵力不足,皖城兵力再空虚,也有四五千兵力吧?我军能出动的兵力也没有五千,如何能夺皖城?”
“其次,刘勋乃袁术部下,向来以袁术之命是从,若我军夺了皖城,就这么四五千兵守着,袁术随随便便派个一万军队,我军如何能守?”
其实,刘敬想夺皖城并非突发奇想,而是经过深思熟虑。因为夺皖城会有一次绝佳的壮大自己的机会。
袁术很快就要称帝了,其称帝后会被曹操所击败,又恰巧淮南大灾,无数百姓及士卒会往庐江方向逃跑。自己只要把这些人收拢起来,就会立马增加几万大军。这就是机会呀!历史上的刘勋就是这么干的。
刘敬好歹也是穿越者,这种先知的优势,不用白不用。只是,他没办法把这些事说出来,以说服步骘。
不过,刘敬的脑袋转得快,脑子里已经有了想法:“第一个问题,我军能出动的兵力约五千左右,与皖城兵力相当,足以一试,子敬、兴霸皆是能将,就算夺不了城,最坏结果就是撤兵回来,亦不会有大的损失。”
“第二个问题,袁术不会攻我们,一则,孙策与袁术关系微妙,表面上孙策从属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