蜡笔小说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棋与国:遥想当年李后主(下)(2 / 3)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等到赵匡胤亲自来到李煜面前,恰好看到李煜和小周后相拥在一起,闭目坐于高高堆起的柴木之上,看样子是准备在飞舞的火焰中殉国。这么好的戏份,而且所有的阳谋、阴谋都不用再挖空心思自己去构想,心腹大患便可从此灰飞烟灭,谙熟黄袍加身的一代枭雄自然乐得抱着双臂,来一次最是赏心悦目而又没有任何心理负担的壁上观。

可惜李煜说到底是一个白面书生,而且极度怕疼。怕疼的人,也许可以引颈承受别人的屠戮,对自己却是万万下不了手的。

等了许久,那场大火也没有点燃,郁闷的赵匡胤只好捏着鼻子做了一回好人,随后带着李煜夫妇班师汴京。到了汴京,李煜也摇身一变,从南唐皇帝变成了大宋的“违命侯”。从皇帝到侯爷,中间的落差不可谓不天翻地覆。然而李煜始终悬着的一颗心也总算是暂时放了下来。至少他和他心爱的女人,不会死于让人想着就痛的刀光之下了。

随着一个王朝的湮灭,一代人的一个家国专属的所有悲欢故事是否也该落幕了呢?

不,对于沦为阶下囚、亡国君的李煜而言,却是恰恰相反。享尽了人间荣华富贵与诗情画意的李煜到了此刻,一个属于李煜自己的真正“李煜”才算完整地苏醒。如果说,从金陵到汴京,这段地理上的距离是那个皇帝的彼李煜必须要自己走向那个侯爷的此李煜的一段距离,倒不如说这是汴京的李煜从此回首告别了那个金陵的李煜。江山如画,城门为界,这一刹那的顿足与回首,真不知是幸与不幸!那个李煜死了,这个李煜活了。一个写尽了风花雪月儿女情长的李煜,终于来到了另一个即将浴火重生的李煜面前,尽管两个重叠的李煜凡胎肉身的生命长度,已经屈指可数,但一篇永恒的伟大诗篇《虞美人》终究还是横空出世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这一刻的李煜,一定会想起当年那个老臣萧炎冲进皇宫怒掀棋枰的场景。是的,那时的他风度翩翩,温文尔雅,甚至还笑问自己的大臣“朕不过是下局棋而已,爱卿就这么想做那魏征吗?”大臣的反问,声犹在耳“臣非魏征,陛下也非唐太宗耳!”

一个不发怒不血流成河的皇帝,真的就是一个好皇帝吗?

这一刻的李煜,还会更加痛彻心扉地眼睁睁看着自己心爱的女人,毫无掩饰地被强征入宫最后满身憔悴地回到自己身边。人世间最大的痛苦是什么?是迟到的感悟,是晚来的热血,是总是慢了半步的怒吼。于是,文质彬彬的李煜,终于在面对已经改奉他人为主并前来探查的围棋大国手徐铉前大声说出了早就该说的一句话“我现在已经悔之不已,那些被我错杀的潘佑、李平,他们都是故国的忠臣良将。”

一个从前只知道卿卿我我的亡国之君,现在如此掷地有声真的好吗?

我想,这一刻的李煜,一定是抱着必死的信念。因为,他已经保护不了他的故国,保护不了他的女人。他其实早就应该慷慨赴死去了。可他怕疼,怕自己的仪容面目皆非。所以,还是让别人来结束这所有的一切吧……

赵光义,一代枭雄的亲弟弟,一个黑大蛮横的死胖子。很难想象,透过那幅一想到就会令人恶寒的《熙陵幸小周后图》创作过程,是怎样的一种叫人不齿的场景

在一群战战兢兢而又蠢蠢欲动的大小画师环视之中,一个丑陋的男人,卷裹着一具嫩藕般颤抖的娇躯,令人作呕地玩弄着花式繁多的床笫之欢。

姚士麟在他的《姚叔祥见只编》中曾经这样描述说“余尝见吾盐名手张纪临元人,aalt宋太宗强幸小周后aa粉本(即水粉画),……后戴花冠,两足穿红袜,袜仅至半胫耳。裸身凭五侍女,两人承腋,两人承股,一人拥背后,身在空际。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