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是总有陈氏在旁提点,苏有山就更容易心软了。
陈氏虽也心软,可是她知道好歹,知道不能愚孝,知道一件事情该怎么处理最好 。
“苏婶自然是好的,不然也不会养出你这样通透灵气的姑娘了。”秦辞不吝啬夸奖道。
苏蓁撇嘴,“马屁话倒挺会说,要不得我爹娘被你哄得团团转。”
秦辞勾了勾嘴角,“我就当你是在夸我会说话了。”
苏蓁,秦辞还有姜靳回去的时候,带着不少鱼,其中有一条甚至跟小文靖差不多长了,就是姜靳当时大呼小叫的那条,妥妥的一条大肥鱼。
晚上陈氏做了一个全鱼宴给大家伙儿尝鲜了。
当然了,吃过了晚饭,陈氏也没歇着,立马就着手将几条新鲜的大鱼从水缸里捞了五条上来。
去鳞拔腮,开膛破肚,再用水冲洗之后就用盐巴浅浅的腌制了一下,才去洗漱睡觉了。
次日上午,又将腌制了一夜的鱼晒了一整天,到了第三天用些橘子皮,青松的活枝开始慢慢熏鱼。
整个院子里都散发一股浓浓的烟味,还有鱼被熏过之后的独特香味。
就在陈氏忙前忙后的时候,苏有山急急忙忙的赶了回来,满脸唏嘘的对陈氏说道:“中了,还真被咱们小蓁说中了!”
苏蓁说中什么了?
那自然是老爷子豁出面子找人借钱了。
不过借钱的对象不是自己家里,而是二房。
现在二房的门口可热闹了,老爷子也不知道怎么想的,特意就在二房的门口说的事情,没有进去,这次居然愿意让村里的人来听墙角,也不怕失了面子了。
苏有志和李氏是什么人呐,知道老爷子的来意之后,果断就拒绝了借钱的事情。
当话一出口,立马就被架住了,人家就等着你拒绝好拿捏你呢!
因为苏正禄在孙杏梦有意无意的提点下,特意这次带着苏文博一同来了,为的就是要在人前先发制人,讲自家的不容易,就请二房借个五十两银子应应急。
看看苏文博拉下脸来说的话,“二伯,还请给侄子一个读书的机会吧,我自小读书,现如今就差临门一脚了,只求你们愿意借一点银子给侄子,日后你们的大恩大德我一定不会忘的!”
说完,就“啪”的一声在众目睽睽之下跪了下来,势必要把二房赶鸭子上架了。
再听听老爷子说的说的话,连声音微微发颤:“二儿啊,你也知道,咱们这一大家子向来都是相互帮衬着走过来的。
文博这孩子你也是从小看到大的,眼瞅着就差这一步就能出人头地,你们可不能眼睁睁看着他的前程就这么毁了。”
说着,老爷子重重地叹了口气,“我这把老骨头,大半辈子都在为这个家操劳,到了这把年纪,实在是没什么本事了。本也不想来麻烦你们,可实在是走投无路了。”
他缓缓抬起头,目光直直地盯着苏有志,眼神里满是哀求:“你要是不借这笔钱,文博这孩子可就完了啊。咱们苏家就盼着能出个有出息的读书人,光宗耀祖,他可是咱们苏家的希望啊。”
顿了顿,老爷子又接着说:“有志,这点银子对你家来说不算什么,你要是帮了这个忙,大房一家子都会念着你的好的。”
村里的人围着越来越多,指指点点的也越来越多 。
在外人看来,他们终归是一家人,自家老爹和侄子都如此恳求了,苏有志要是这么心硬驳了,看看村里面之后会产生什么流言吧,定不会好听的。
李氏的面色也难看的紧,苏家又不止苏文博一个读书人,她家如今哪里能把银子借给大房,皮笑肉不笑的说道:“爹,瞧您这话说的,是我们不想借钱,而实在是我们家也拿不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