蜡笔小说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641章 后记(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呼——终于完结了。

很轻松,也有点空。

感谢一路跟读的朋友,没有你们的支持,我一个人是很难坚持下来的,只是苦了大家,要忍受等待的煎熬。

这本书写了一年,但对我来说,似乎走过了半生,写好没写好,暂且不论,但我是怀有十二分诚意的,也是付出了巨大心血的,每个人物,每段情节,都经过了精心设计,文字也进行过反复打磨,虽然是网文,但我还是想给大家呈现出一个完美的样子,尽管不可能完美。

为了使情节真实,我尽量选取我自己的亲身经历,或者朋友的亲身经历,做为素材,起码要写我熟知的行业。

比如被部分读者指责的给许清涯开“金手指”,那其实是我自己的真实经历。

我在二十来岁的时候,烧过两年窑,那时公司有座抽屉窑,因为技改失败,请来的专家也无能为力,后来公司悬赏,成立了小窑工段,说谁烧成了小窑谁当段长,我报了名。

我有一套自己独特的理论,但与专家的理论是完全相悖的,他们都笑话我,最后我成功了,当上了工段长,后来当上了车间主任,兼任技术科副科长、研发室副主任、检查科副科长等职。

还比如赵小禹的粘土矿发现了稀土这一情节,也不是凭空捏造的。

那时有个老板花二百万买了一座粘土矿,给我们公司供土,但因其土质不好,常被我们教训,他经常请我们吃饭,低三下四地给我们说好话,忽然有一天,他的矿里挖出了煤,估值两个亿,他还那样,照样请我们吃饭,不过角色转变了过来,我们开玩笑问他,怎么不给我们供土了?他牛逼烘烘地说:都挖出去扔了,没用,碍事!

又比如,赵小禹小时候的那种调皮捣蛋,那种坏,那种胆大妄为,俺也一样,被父母满村子追着打,那是家常便饭。

再比如金海搞工程质量检测,搞混凝土配比,安锅子,卖3D电影,也是我的真实经历,不过我比金海强点,参加过两岸三地混凝土学术研讨会,与清华大学教授一起研制的C100混凝土,受到过省级技术厅的表彰奖励。

只是写小说不如他,他能写出《五代十国那些狗血剧》,偏偏我对那段历史一无所知。

我的学历低,上完初中,就上了中专,没上过高中和大学,但生活经历还算丰富,职场经验不说,业余摆过地摊、工地上搬过砖、发过传单、贴过广告、搞过传销、反过传、帮助传销受害者维过权、融过资、放过贷,开过辅导班、安过电视锅、卖过3D电影、开过虚拟现实体验馆、搞过发明且拿到专利证书,产品已问世,自学过心理学、哲学、逻辑学、MBA部分课程等,这些为我的创作丰富了素材。

写小说是件有意思的事,也是件痛苦的事。

说它有意思,是作者可以创造那么多的人,看着它们从一个个简单的名字,一张张呆板的面孔,逐渐鲜活起来,有了喜怒哀乐,有了爱恨情仇,作者也会喜欢上一个人,或者厌恶一个人,仿佛拥有了一只上帝之手,可以让自己喜欢的人得道升天,也可以让自己厌恶的人去见鬼。

说它痛苦,是因为到底不能随心所欲,要赋予每个角色客观性、真实性和当时性,他们不仅要符合自己的个性,还要符合他们所属的那个时代。

我不喜欢塑造完美人物,我始终固执地认为,一个人的缺点,才是他的灵性,比如赵小禹,小时候那种调皮捣蛋,又带着痞子式的坏,那才是他之所以是赵小禹而不是别人的,独一无二的特质,反而后期因为年岁增长,他的思想渐至成熟理性,丧失了个性。

小说是现实生活的提纯,但绝不是原封不动地照搬生活,否则它就算不上文学,充其量算是记录。

我不自量力地以自己的拙笨之笔,试图呈现一幅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