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说那京城贾家,贾母坐在榻上,目光如炬地盯着面前的两个儿子。她语气严肃地问道:“你们俩知道我为什么叫你们过来吗?”贾政揉了揉眼睛,睡眼惺忪地回答道:“还请母亲明示,儿子愚笨,实在不知。”
贾母看着眼前这个越发不争气的儿子,眼中闪过一丝愤怒和失望。她指着贾政说道:“老二啊,你越来越放肆了!你就算再怎么自怨自艾,也不能不顾及宝玉的前途。他如今已经长大了,将来还要走仕途之路,你这样颓废,让他如何有颜面去结交朋友呢?”贾政闻言,脸上露出一丝讥讽的笑容:“母亲,您别太天真了。不是我看不起宝玉,从他周岁宴时抓着胭脂不放那一刻起,我就知道他是个不成器的家伙。如今看来,果然如此。”贾母听到这话,气得脸色发青,猛地一拍桌子,大声喊道:“反了,反了!你竟敢顶嘴!真是人老了,说话都没人听了!”说完,她忍不住流下了眼泪。贾政见状,立刻跪下,心中一阵惶恐。虽然他自暴自弃,但并不意味着他不想活下去。在当今社会,以孝治国,如果他背上不孝的名声,恐怕真的会失去生存的机会。
贾政跪在地下,额头紧贴地面,不敢抬起头,低声说道:“母亲,是儿子错了,儿子不该冲撞您,儿子一定会改正。”
贾母深吸一口气,闭上眼睛,片刻之后,情绪逐渐平复下来,继续说道:“我让你们过来,是想告诉你们一个消息,林如海即将返回京城。”
听到这个消息,众人皆是一惊。尤其是王夫人,脸色瞬间变得煞白,颤抖着声音问道:“老太太,林如海回来了?那……那他会不会来找我们麻烦啊?毕竟当年敏妹妹和他……”
贾母瞪了王夫人一眼,没好气地说:“哼,他回来又怎样?难不成还能吃了你不成?”说完,贾母转头看向贾政,语气缓和了一些,“这次林如海回京,林家总算有个主事的人了。我在想,黛玉和宝玉的婚事是不是也该正式定下来了。”
贾政一听,急忙叩头如捣蒜,连连应道:“母亲说得极是,是儿子疏忽了。只是这婚姻大事,还需从长计议。”其实早在三年前,贾政夫妻就曾与贾敏私下商量好,将贾宝玉和林黛玉的婚事定下来,并写信告知了林如海。信中的内容如下:
“妹夫如海亲启,自黛玉来到家中,我甚是喜爱,对其照顾有加。如今,贾府家业兴旺,宝玉,黛玉两人年龄相仿,两小无猜,两人正待婚配。我有意让两人结秦晋之好。望妹夫斟酌,早日回复。”然而,当这封信被送到林如海手中时,他却只是派遣了一名使者送来了一副嫁妆,并让人传话给林黛玉:“林黛玉已经不再是我林如海的女儿,念及血缘关系,特意赐予一副嫁妆,希望她能好自为之。”
贾母听到这话,不禁冷哼一声:“不管怎样,黛玉毕竟也是朝廷大员的女儿,出身名门望族。她容貌出众,才情过人,又与宝玉情投意合,实在是最合适的人选。”
贾政心中暗暗叫苦不迭,他心里很清楚宝玉对黛玉有着深厚的感情,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林如海似乎并不承认林黛玉这个女儿,而且林家给予黛玉的嫁妆,这几年来他们已经用掉了大部分,这门亲事对于贾家来说并没有多少实际的好处。但是他又不敢违背贾母的意愿,只能唯唯诺诺地应承下来。此时,门外传来通报之声:“林姑娘到——”贾母赶忙整肃神情,含笑招呼黛玉进门。黛玉迈入屋内,见贾母与贾政正在交谈,遂上前请安。贾母拉住黛玉之手,关切问道:“黛玉啊,你来了。可疲惫了?”黛玉微笑着答道:“多谢外祖母关怀,黛玉一切安好。”贾政凝视着黛玉,心中不禁一动。他念及宝玉与黛玉之婚事,虽心存顾虑,然见贾母对黛玉之疼爱,亦不便多言。
这时,宝玉走了进来,看到黛玉,脸上露出了欣喜的笑容。他走到黛玉身边,轻声说道:“林妹妹,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