蜡笔小说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384章 执行(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元宵过后,齐慎推行大钱的命令,很快通过专门负责给地方传递行政命令的机构——进奏院,从汴京中央传递到各地藩镇。

各地藩镇的节度使们,接到命令后,不敢稍有怠慢,立刻按要求开始行动。

先是派遣专人,配合朝廷设置在本镇的钱监,开采铜料、打造钱炉,按时按量地铸造“当五”、“当十”大钱。

大钱铸造完毕后,所铸货币统一送到汴京国库,由户部官员进行清点、统计和划分。

待户部规划结束,各藩镇由节度副使出面,带人到汴京国库中支取应有的份额,支取成功后,各节度副使带着拿到的钱返回本镇。

而后由节度使下令,将支取到的新铸大钱,分发给下级州县的刺史、县令,命他们拿这些钱,按指标到民间采购各种物资——主要是粮草和军械,其次是马匹。

等各州县的刺史、县令们,在规定期限内采购好所需物资,送到本镇治所后,由节度掌书记进行清点,留下其中三成自用,剩余七成全部运回汴京,交到户部,纳入国库封存。

坦白的讲,这种行为的本质,其实就是对民间财富的变相掠夺。只不过掠夺方式比较温和,比直接抢钱要容易。

而且这个过程中,各藩镇的大小官员都能落下一定好处,毕竟齐慎和他们三七分账。因此这个政策推行得异常顺利,简直可以说畅通无阻。

第一批新铸大钱,总额将近一千七百万贯。

在齐慎的要求下,泰宁、感化、山南东道三个藩镇,每个藩镇平均分摊到了三百万贯,共计九百万贯。

之所以如此安排,主要是这三个藩镇下辖的州郡和人口较多,总体上比较富裕,战事也较少,可以从百姓手里多抠一点东西出来。

去除泰宁、感化、山南东道的九百万贯,一千七百万贯钱里还有八百万贯,由天平、义成、奉国、魏博、平卢五个藩镇分摊。

考虑到天平军和义成军规模较小,不宜掠夺太甚,奉国军和魏博军先前又都经历过战事,暂时还未恢复元气,因此齐慎只让这四个藩镇,每镇分摊一百万贯,也就是四百万贯。

剩下最后四百万贯,齐慎一次性全都指定给了平卢军。

平卢军是王师范的地盘,尽管王师范如今全族都在汴京城做人质,但对方与齐慎仍旧是貌合神离,只是苦于四面八方全都是魏国的势力,才一直不敢轻举妄动。

这一点齐慎当然心知肚明。

齐慎暂时还腾不出手来直接收拾王师范,刚好借这次给各藩镇摊派大钱的机会,把尽可能多的钱摊派给对方,命对方在规定期限内,把钱全部花出去。准备用这种办法来汲取对方的民力,达到削弱对方的目的。

其实义昌军的卢彦威那边,齐慎一开始也准备这么干,但是反复考虑之后,最终他还是打消了这个念头。

卢彦威的情况和王师范不同,王师范的平卢军离汴京比较近,相比之下,卢彦威的义昌军距离汴京就太远了。

而且义昌军周边,除了刚刚稳定下来的魏博军,自己手里根本没有什么可以用来制约卢彦威的力量。

给卢彦威摊派大钱,让对方掠夺本地百姓倒是容易,可问题是,对方拿了自己的钱,掠夺完百姓后,会给自己上缴多少物资,那就只有天知道了。

与其如此,倒不如直接把对方踢出这个行列。

转眼又过去一个月,时间来到了天赐元年二月,也可以说是景福元年二月。

春回大地,万物生长,积雪渐渐消融,举目人间,到处都是莺歌燕舞、桃红柳绿,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齐慎先前命各地钱监铸造的一千七百万贯大钱,除宣武军之外,基本在魏国的每一个藩镇都被成功推行了下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