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的俸禄确实不高,甚至可以算得上历朝历代最低,这全是因为大明太祖皇帝朱重八。
朱重八爹娘都是被饿死的,自己也从小挨了很多次饿,他认为这都是因为元朝当官的贪的太厉害。
他自己登上高位之后,便将官员的俸禄定的极低。
不过倒也没郑三俊说的那么严重罢了,所谓屁股决定脑袋,郑三俊当然是站在文官的角度来替文官说话了。
郑三俊说的话乍一听还真有道理,可气坏的朱纯臣哪里还跟他讲道理。
“郑三俊,你特娘的还要脸不?勋戚是世代传承,但我等世代传承两百多年,也不见得有某些人的家产多!
别想让老夫为你们花一文钱!”
朱纯臣破罐子破摔,他这次学精了,也不指名道姓,至于是不是,全凭天子决断。
若是往常,崇祯皇帝指定不信,甚至还会斥责朱纯臣无理,可今日崇祯皇帝却安静非常,就好像看戏一样。
崇祯皇帝知道,朱纯臣很可能说的是真的,因为张世康说过,大明根本就不缺银子。
其实除了崇祯皇帝外,站在最后的倚着墙壁打盹儿的张世康也听的津津有味儿。
他觉得这些朝臣吵架好有意思,原本以为这些老爷爷们都会咬文嚼字、引经据典、含沙射影、指桑骂槐。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奈何也跟普通人吵架并无两样,而且这一次,他站成国公。
成国公、西宁侯与郑三俊、刘宇亮吵作一团,后来六部官员也都牵涉其中,武臣们这次反倒格外的团结。
双方因为给谁发俸禄的事,差点干起来,最终还是崇祯皇帝制止了这次群架。
“依朕看,这笔银子既不该发给勋戚,也不该发给吏部官员,当然,朕也绝不偏心,宗室也没有。
朕以为,如今朝廷外有建奴屡次犯边,内有流寇荼毒百姓,大明需要更多的强军。
只有有了更多的强军,才能消灭一切敌寇,只有天下太平了,国库才会充盈,这才是根本之道。
诸卿以为呢?”
西宁侯宋裕德赶紧出来第一个同意。
“陛下言之有理。”
朱纯臣也出来附议,张之极道:
“陛下,京营本是巩固京城的最后一道防线,但却废弛已久,多为老弱,臣以为,剩下的银子当用于整顿京营,使我大明再添一支强军。”
朱纯臣似乎早就知道张之极会为了儿子这么说,但相比于把这笔银子交给文官,支援京营反倒能让他舒服一点。
到底京营将领也隶属于武臣行列,总不至于长了文臣志气,于是少有的摒弃前嫌道:
“英国公言之有理,臣附议。”
定国公徐允桢也知道整顿京营是陛下昨天就说过的,自然也没有意见,所有勋戚很快达成了统一意见。
郑三俊等人最终也只得作罢。
崇祯皇帝的心情又好起来了,站起身道:
“昨日募捐之时,朕答应会重用表现卓越的勋戚子弟,英国公张之极之子张世康。
年少有为,敏而好学,沉稳持重,当为勋戚子弟之表率。
张世康,上前听封!”
崇祯皇帝说完笑意盈盈的、往武臣班列的后头瞅去,勋戚、文官们也都扭过头看向张世康。
……
大明第一搅屎棍三月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