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人在汉寿郊外游荡,说是打猎,却好像如同巡视一般。
“汉寿水道通畅,港湾繁荣,乃蜀中与汉中水路往来的要道,便是雍凉之地,也未必有如此的景象,足见民生富裕。”,一处山坡之上,上官孝与诸葛瞻正好俯瞰着下方的汉寿港湾,来来往往的船只人流,显得十分热闹。
诸葛瞻笑了笑:“财须民生,强赖民力,戚恃民势,福由民殖。国强而民富,百姓生活安定,也是我等汉臣的夙愿罢了,此等景象也是众位忠臣齐心才能有的局面。”
上官孝点点头,随口道:“走,我们去那边再看看。”
几人又行了十数里路,来到一处湍急的水曲之处,诸葛瞻看着远处的白龙江,不禁感慨了一下:“扬之水,白石凿凿。素衣朱襮,从子于沃。既见君子,云何不乐?”
“怎么,诸葛将军吊旗书来来了?”,上官孝笑着调侃了一下:“如今,西川之地还算安宁,将军却有唐风之叹,可谓居安思危了。”
诸葛瞻苦笑摇头:“左将军倒是言重了,滔滔江水,有感而发,却也不合时宜罢了,今日能与左将军畅谈一番,倒也是十分畅快,天色不早,我看,我们回城吧?”
上官孝点了点头:“如此,那我们就……”,突然眼角看到一丝亮光,大惊失色,从马上一跃而起,撞向诸葛瞻,并大喊道:“将军小心!”
诸葛瞻只感觉自己突然被上官孝给扑下了马,一阵天旋地转,上官孝便压在了自己身上,左肩上已然多了一只箭矢,血流如注,几个护卫已经赶上前来,将一行人围在了中间。
“将军!有刺客,大概有十二三个人,黑衣蒙面,有短剑短弩!”,一名护卫做着汇报,上官孝吃痛着站起身来:“迎战!”
诸葛瞻的一个护卫喊道:“将军,您带着左将军赶紧撤退!这里距离城池不远,尽快赶回去叫援军,我等为您断后!”,诸葛瞻闻言这才醒悟过来,现在不是逞英雄的时候,立刻带着一个人将上官孝扶上马匹,准备突围。
诸葛瞻见状,眉头紧锁,情势危急之下,他没有犹豫,迅速做出决断。"你们一定要安全回来,我们会尽快带援军返回!",说罢,他紧紧抓住上官孝的缰绳,趁着刺客尚未合围,一起策马疾驰,向着最近的城门方向奔去。
上官孝虽受伤,但仍咬牙坚持,左手紧握马鞍,右臂用力,尽管疼痛难忍,但他明白此时必须保持冷静,以便于诸葛瞻能够顺利带领自己逃离险境。低声说道:"将军,加快速度,不要特地管我,务必保全自身安全。"
而留下来的护卫们,面对数量远超己方的敌人,却没有丝毫畏惧,纷纷抽出武器,摆出了战斗的姿态。其中一人挥舞长刀,怒吼道:"兄弟们,拼死也要为将军争取时间,杀!",双方立刻厮杀在了一起。
“什么?军师将军和左将军在城外遇刺?”,范长生几乎跳了起来,“到底怎么回事?”
“小白飞鸽传书回来的,纸上还有血渍,看起来事发突然……”,一个白衣人紧急做着汇报:“少族长,要不要派人立刻前往接应!”
“你立刻带人去接应!若是半路遇见军师将军,先派人将他们接应回来,然后在派人去接应小白他们!”,范长生十分焦急:“要快!”
“少族长放心!!!”,白衣人立刻冲了出去,带着已经准备好的部下,立刻策马奔了出去。
“到底是怎么回事?居然是上官孝被刺杀吗?这究竟是怎么回事……”,范长生定了定神,朝外面喊道:“来人备马,去大将军府!”
等到两个时辰之后,数百名士兵簇拥着诸葛瞻与带着有些虚弱的上官孝回了城,费祎和范长生等人几乎是等着急了,赶紧冲上去询问具体情况,
费祎焦急问道:“思远,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