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哥,你不去汉寿了吗?”,几天之后,讨虏将军上官雝看着正在喝茶的大哥上官胜,也是好奇。
“我只是个太尉,实际上是个虚职,大将军此番召集你们这些将军在汉寿举办岁首大会,也是北伐的誓师大会,二弟,这就是你建功立业的时候,可千万不要错过啊。”,上官胜对变动也是了然于胸,“此次北伐应该不同以往,规模也不会是一两万的小打小闹,二弟,有你展现的机会。”
“大哥放心,以小弟的武艺,便是来上七八个人,也杀不了我。”,上官雝自信地笑了笑,随后道:“那,三弟呢,您还是不打算让他从军?”
“三弟不是从军的料子,锦官城那边有协理的职务,我已经上书陛下,请求让他去了,他反正也喜欢筹算,就让他去做这些算了。咱们这一家,自从二十多年前跟随丞相迁移到蜀地,自然也要有自己的谋生之本才是。”,上官胜也是轻松笑了笑:“这些年,不说家族兴旺,族人们也是衣食无忧,这就足够了。”
“大哥说的是,那我就收拾一下,马上出发。”
上官胜叫住了他:“且等一下,还有件事情要嘱咐你,就是那个上官孝。”
“上官孝?不是这几个月都没有异常吗?而且之前他为了保护军师将军,身负重伤,还会有问题吗?”,大哥对上官孝的态度,让上官雝也是大为不解。
“正是因为一点异常都没有才觉得奇怪,不是你大哥我总要用恶意去揣测他人,上官孝这个人不是那么简单的,当年无论是以义军参加鞠演黄华之乱,还是在冀县抵抗当年丞相的军队,他都十分决绝无情,难道过了二十年,就会转性?”,上官胜冷笑了一声:“他若是私下里面有点什么怨愤和不满不甘,都是正常的,可偏偏他好像很自然地就成为了大汉臣民,这可不是他啊。”
“大哥,是不是你想多了?”,上官雝还是劝了两下。
“小心谨慎一些吧,此次前往,你与他的往来都要详细书信报我,以免有什么问题。”,上官胜还是觉得应该谨慎一些,他可不希望因为上官孝以后出什么岔子,连累他们就不好了。
“既然是兄长嘱咐,小弟领命便是。”,上官雝虽然不解,但他这个大哥一向看事情十分敏锐,他也就不再多做分辩。
与此同时,汉寿,张嶷已经赶到,城中过年的气氛也逐渐浓厚了起来,百姓们也开始布置着年味,由于这些年漕运的兴盛,汉寿的地位俨然也变得十分重要,城市也非常的繁荣。
“请通报大将军,荡寇将军张嶷到了。”,递上了自己的官帖和照身,卫兵看了看之后笑道:“大将军已经吩咐了,张老将军您到了就直接进去,不必通禀,请进吧。”
张嶷走了进去,便看到了正在处置公务的费祎,显得十分精力充沛。
“大将军,张嶷求见。”
“啊,伯岐来了,快快快,请坐请坐。”,费祎跃过一堆文书,看到了张嶷,笑着赶紧让他坐在一旁:“没想到你到的这么快,我还以为你还需要两天呢。”
“已经年尾了,大将军还这么辛苦,张嶷见了实在是有些汗颜啊。”
“哈哈哈,伯岐过誉了,这些基本上都是尚书台那边处置好的,有些关键地在送到我这边核准一下,太子和思远他们处置的都很是妥帖,没有什么大的问题,我也就是看看罢了,其实一点都不累。”,费祎笑着给了他两份:“你看看吧,这些民政和军需调运,问题都不大。”
张嶷正看着调运的文书,上官孝也从外面走了进来,见到张嶷,似是有些惊讶:“张将军?!”
张嶷抬起头,看向上官孝,立刻笑着行礼:“荡寇将军张嶷见过左将军!”
“不必多礼,不必多礼,南中张伯歧闻名于世,在下可不敢受此大礼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