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南事变以后,斯有才对国民党的印象也大打折扣。
马国荣团虽然在事变中,放走了部分新四军,但是由于大家口风都很紧,消息并未透露出去。
所以马国荣比万作孚要好,仍然带兵在皖南一带休整。
随着时间的推移,皖南事变在人们的心目中渐渐淡忘。皖南的风光很好,这段时间战士们在皖南休整,过上了一段祥和的日子。
马国荣的部队,现在驻扎在了风景秀丽的黄山一带。
黄山命名由来,千百年来,流传着各种不同的说法,但有一种说法却流传最广,影响最大,那就是黄帝炼丹。
黄山原名黟山,宛如一位神秘的隐士,深藏于皖南的崇山峻岭之中。唐天宝六年,即公元 747 年,唐玄宗听闻轩辕黄帝曾在此采药炼丹,最终得道升天的传说,将其改名为黄山,赋予了这座山更加神圣而传奇的色彩。
相传,我族始祖轩辕黄帝初遇黄山,即被其秀丽之景所折服。
此地山峰高耸入云,山谷陡峭深邃,直抵海底。白云如绸,缭绕山峰,恍若仙境。
黄帝携术士容成子与仙人浮丘至此游览,深感此地蕴含仙气,乃炼制神丹妙药之绝佳之所,遂居于山中炼丹。
起初,他们于一座山峰上炼制,而后又在温泉附近的山涧中继续,于溪水中的一块石头上,反复炼制、研磨、研制,竟将此石磨出一洞,形如一口小石井。
最终,轩辕黄帝与容成子、浮丘公成功炼制出神丹,据传服下此丹,人可长生不老。
他们吞食仙丹后,果真长生不死,犹如现今之轩辕峰、容成峰、浮丘峰,皆永远屹立于云端。
其上更有四季常青之不老松。昔日炼丹之山峰,现今名曰炼丹峰,昔日炼丹之石上小洞,现今称之丹井。
黄山,亦有黄岳、黄海、小华山等别称与美誉。自古以来,遍游名山者多认为黄山之美不逊于五岳。
“任他五岳归来客,一见天都亦称奇。”
明代着名书画家董其昌言,黄山“秀甲九州”。
飞云漫铺,群峰浮海,此乃黄山一大奇景。
“谁信天地间,竟有山头海!”明人潘之恒惊叹不已,遂将所修山志定名为《黄海》。
以华山比黄山,始于北宋李。乾隆《江南通志》载:黄山“类太华,故前世亦名小华山”。
遥望黄山的苍劲挺拔,斯有才在苏红的怂恿下,和张宗兵、王燕等人相约一起游览黄山。
置身黄山之中,众人都沉浸在黄山的壮丽景色中,不禁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他们沿着蜿蜒的山路前行,来到了一处僻静的山谷。
这里松林茂密,山石奇特。张宗兵好奇地抚摸着一块巨石,突然发现石壁上似乎刻着什么。他仔细辨认,竟然是一首古诗。
“这是……古人留下的诗句?”张宗兵惊讶地说道。
其他人纷纷围过来,一同欣赏这难得的发现。诗句的字迹已经模糊不清,但依然能感受到诗人当时的心境。
“看来这里曾经也有文人墨客到访过。”王燕感慨道。
苏红微笑着说:“黄山不仅是自然的奇观,也是文化的瑰宝。我们应该好好保护这片美丽的土地。”
大家纷纷点头,表示赞同。看到苏红和王燕都已经香汗淋漓,斯有才决定在这里稍作休息,让大家感受一下黄山的宁静与神秘。
同时也让苏红和王燕恢复一下体力。
张宗兵和王燕坐在一起,靠在同一棵大树上,王燕很自然的把头靠在张宗兵的肩上,也不知道张宗兵什么时候说服了王燕,两人和好如初。
苏红看着很羡慕,但是转头看斯有才,自顾自的坐在一块大石头上休息,心中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