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咱们家在哪儿?”
龙杨突然哑火,几世轮回,自己也是天生地养,但是第一世终究是人身,不过,家在哪儿?他回答不上来,人家都说有亲人的地方就有家,但是自己的亲人东一堆西一块,连父母都不知道落脚何处,自己走过这么多地方,没有一个地方可以称之为家,父亲的家乡叫龙村,但是龙村已经不在,杨无双落地红庙村,红庙村都挪走了,龙小双重新投胎的地方在北玄天下龙兴村,自己降落在人间界清明天下东洲的瀛洲城等等地方,现在都不能说是家,家在哪儿?这个问题很伤人,至少到现在他不知自己究竟算不算有家。
龙杨拍了拍龙龙的后背,道:“对于你来说,有哥的地方就有家,等着吧,我们一家人总有一天会在一起,到那个时候,我们也弄一个大大的院子,一家人在一起,热热闹闹的,那就是我们的家!”
龙龙由衷的点头,他真的很想有个家,更向往一家人在一起的那种家的感觉。
不过现在也挺好的,跟哥哥在一起,无论走到哪儿,哪怕是现在的这条土路,也是家!
二人聊着天,同时感到土路巨震,龙杨拉着龙龙闪在一边,并且隐藏身形,过了大概半个时辰,先是一队骑兵大概两万人飞驰而过,接着是拉着攻城器械的车队,然后是绵延无数里的步兵,这支至少十五万人的大军,旌旗招展,最大的一面旗绣着一个大大的“龙”字,士兵们的臂章也有清晰的标志“龙”字,不用说,这是王爷金龙的造反军队,速度推进的挺快,这才一个多月吧,从达江城推进到这里,已经数万里,而且这还仅仅是其中一路大军。
龙杨看到王旗下的骑兵,金龙赫然就在其中,没有坐车没有坐轿,与士兵们一道骑马飞驰,龙杨本想混在大军之中打听点消息,又一想没有必要,他要灭的是圣教,基本不掺和俗世争霸,但是也不尽然,两教相争,都以俗世为平台,以凡人为马前卒,只不过是立场不同罢了。事实上自己灭圣教,客观上已经帮了金龙,因为金龙造反的底气就是神教,俗世之争说到底还是两教之争。
龙杨展开地图看了看,前方百里,就是一座大城,距离三水城已经不足三千里,这座城也是拱卫三水城北方门户的最后一道防线。
很显然,金龙从北部起兵一路南下,没有遇到像样的抵抗,这座叫做通州的大城必然是朝廷重点防卫的门户,断不能有失。
二人跟在队伍后边,距离通州城五十里,一条大河拦住了去路,不过似乎金龙早有准备,并没有找渡口什么的,而是就在河北岸一处宽敞的地带扎营,然后从车上开始卸载一些东西,堆放了几里路那么长,刚开始龙杨以为是攻城器械,不过卸下来之后,龙杨才发现,那是一些零部件,十个人一组,不多时,一艘不但能装十个人的战船组装完毕。
龙杨很佩服这个金龙,看来为了造反,他准备的极为充分,连过河什么的都想到了,这让龙杨想起年虹桥,那个家伙北伐北齐,未曾战先虑败,行军铺路遇水架桥,不是为了进攻,而是为了撤退做准备。
金龙想的显然更多,从准备的这些战船零件就可以看出,金龙充分考虑到了行军路线上的地形特点,准备的极为全面,龙杨确定,这个金龙造反的心思可不是一天两天,恐怕从他被发配到达江城就开始有了反心。
龙杨在金龙的营地看了一会儿,带着龙龙从天空过河,在河对岸看了一圈,果然,这条河作为天然防线,朝廷那边并没有很好的利用这条河,比如左右千里,河南岸根本没有构筑防御工事,也看不见一个巡防军队,难道防御就靠一条河?
过河五十里便是通州城,通州城倒是防御严密,大兵驻守城墙,看起来是把所有的兵力都集中到了城内,固守一城。
通州城北门紧闭,东门西门也关闭,只留南门进出,不过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