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表面上,夏言还是要装作一副愤慨的模样。
“两位这话就是对本官的攻讦了,本官何时有这个意思了?”
夏言吹胡子瞪眼道。
“好了,就按衡器说的去办,着各地锦衣卫成立临时巡视组,负责监察各地铁路的修建进度和情况,一旦发现苛责百姓的,直接取消承建资格,罚没家产。”
嘉靖坐在龙椅上看了半天戏,终于给出了总结。
此言一出,再也没人说什么了。
毕竟之前周楚已经把那些要反驳的官员怼的哑口无言了,夏言反驳也只是强词夺理罢了,这一点谁都看得出来。
“陛下圣明!”
百官纷纷说道。
关于铁路修建的所有细节都已经敲定,三条铁路便开始同时动工。
各地的藩王府和那些承建的商人们,开始不断地招工,如此一来,需要的工人数量太多,只靠少数流民已经满足不了这么大的需求了。
很多农户趁着此时不算农忙的时候,也都跟着去修建铁路了,原本那些承建方想着的是工钱一个月一结,但如此一来招不够人,不得已,为了吸引更多的农户来修建铁路,他们给这些农户算的是日结。
如此一来,无数农户趁着农闲之时纷纷加入了铁路修建的队伍之中。
国库的钱,经过户部,流向工部,然后从工部流向那些承建方,其中一部分再由承建方到了这些修建铁路的百姓手中。
如此一来,负责修建铁路的这些百姓,都赚到了钱,底层的百姓手中有了多余的钱财之后,想着的都是置办家产,或者购买家具,亦或者给家中的孩子改善伙食。
如此一来,这三条铁路周围的经济,都被带了起来,往大同方向,往太原方向,包括往江南方向的路线,所有的百姓精气神都不一样了。
正所谓手里有钱心不慌,周楚之所以急着修建铁路,为的就是要把钱散给百姓,如此一来,百姓手里的钱多了,就会有一定的通货膨胀,那些士绅和地主手中的钱自然就没有原本值钱了。
当然,周楚也清楚,历史的修正性有多强,倘若没有人干预的话,这些钱最终又会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流入那些士绅和地主手中。
不过周楚还年轻,还有的是时间。
分段施工的方式保证了铁路的修建速度,每一段铁路责任到承建人,又保证了铁路的质量,如此一来,仅仅一年左右,三条铁路就保质保量的完成了。
在这之前的两个月,海瑞和杨盛斋等人就把第一辆火车做了出来。
铁路竣工的时候,一道道奏疏送到了内阁之中。
朝堂之上,无数官员为嘉靖歌功颂德。
“陛下真乃圣主仁君,这三条铁路修建了一年,这一年时间,这三条线路附近的百姓,生活富足。”
韩玠首先说道。
“是啊陛下,如今的大明,四海升平,就连那些流民,也都有活干,每家过的很好,大明如今的版图,已经可以比肩盛唐了,陛下真乃雄主也。”
孙娇娇的爹孙弘也跟着说道。
随后一个个官员纷纷出列,为嘉靖歌功颂德,即便是最能喷的六科,此时也挑不出嘉靖的毛病来。
要说嘉靖大兴土木吧,但如今大明的国库充足,修建铁路虽然花费巨大,但于国库而言,还没到伤筋动骨的地步,甚至只占国库很小的一部分。
而修建铁路带来的好处,所有人都看到了,特别是这一年来,这三条铁路附近的百姓生活富足,经济一片繁荣,已经形成了良性循环,所有人都清楚,即便铁路修建完了,以后这些地区的经济流转也只会越来越好。
更何况一旦火车开始正式运行,铁路沿途的站点将会变成资源富集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