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是添增卦象,如今的八门卦象已经有些不太够用了,为了后续修行的速度再次加快,亦需要一道空间,用作开辟卦象,行演算之用。
这两关都需要扎实的空间知识作为基础,而后在自己的体内动手,所需要的设计自然要稳妥一些。
除了空间的大小之外,其稳固性,隐蔽性,以及对外的防御性,与身体交互的灵敏性,都需要一一考虑。
毕竟这玩意严格来说,已经涉及到了自己的身家性命,在这种事上,容不得一丝差错。
二十年的理论研究,李行空也算是将处理灵魂劫的空间整出了一份初稿。
以现在的法力总量,以及身在日冕层之中,太阳能够提供的能量加持,这一道空间的大小大约能开辟到一洲之地。
这个大小对于李行空而言,已经充裕的很了,毕竟它的用途,只是用来存储记忆,人体这般大小,已经够他修行到今天了,一洲之地,怕不是他从系统这里毕了业都用不完。
而这一道空间的入口处,李行空也将所学到的所有防护手段都给它加持上了,密密麻麻的法力回路,堆叠成了一座金光闪闪的小型宫殿,将空间的入口防护的严严实实的。
这一道设计图出来之后,李行空不由得想到了《黄庭经》。
虽然很多的理论有所区别,但《黄庭经》所述之中,有一个非常经典的内丹体系,黄庭三宫。
这三宫大家也都有所耳闻,分别为泥丸宫,绛宫,丹田宫,主掌精气神。
而李行空这里想到的并不是原版的三宫,而是在联想到了这理论之后,发现自己的设计好像还能再拓展一下。
自己的体内,又何止是灵魂与卦象需要开辟空间呢,自己的气海金丹不同样可以开辟么?
灵光一闪,李行空有了新的思路。
不妨就借三宫之名,取泥丸宫做卦象宫,主演算之能,取绛宫做灵魂殿,储记忆于其中,最后开丹田宫为金丹居所,储万法之源。
毕竟如今神州的修行,也确确实实是李行空在独自探索,前辈古人,除了些许心得典籍,没有留下任何的修行痕迹。
而李行空也是一个起名废,懒得给这些修行节点起什么新的名字,借用一下古籍,想来也没什么毛病。
什么三宫九窍,炁体源流,作为道家术语,它本身就与修行相关,如今用来真的当做修行术语,也算是名副其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