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的曹子建来到了一个房间之内。
在这房间的正中央,摆放着一口棺木。
在棺木的前方设有牌位,香案、蜡烛、三牲及供品等。
在灵堂的两侧,挂着数条白绫。
“不是辛弃疾的作战能力嘛?怎么会是灵堂?”曹子建看着周围的环境,一脸的问号。
不过很快,他就看到了正跪在棺材前的男子。
男子年约二十出头的样子,红颊青眼,目光有棱,背胛有负。
用现在的话说,就是穿衣显瘦,脱衣有肉的身材。
此时,该青年一脸悲愤地注视着棺木。
曹子建转头看了一眼牌位上的字。
顿时让他明白了怎么回事。
面前这个青年正是年少的辛弃疾,而棺木里躺着的是义军的带头大哥,耿京。
1162年,张安国趁着耿京酒醉,乱刀将其砍死,而后便是投奔了金人。
曹子建对于时间线一下就有了判断。
那么接下来要发生的就是史书上记载的。
赤手领五十骑,缚取于五万众中,如挟狡兔。束马衔枚。
对于如此神勇的事迹,曹子建也很想知道,辛弃疾到底是如何带着五十铁骑,从五万金军大营里活抓张安国的。
随着辛弃疾对着棺木重重的磕了三个响头之后,他缓缓从地上站了起来。
转身,朝着身后的弟兄们朗声道。
“各位,张安国背叛义军,害死了耿大哥,我要去金军大营,将他抓回临安,替耿大哥报仇的同时,还要让天下人知道叛徒的下场。”
“如此,义军才不会散。”
“有没有人随我一起?”
按照曹子建的设想,这会众人应该都会挥臂高声呐喊,我们愿意前往。
然而,现实却不是这样。
随着辛弃疾话音落下,众人一个个都是低垂着脑袋,默不作声。
这还真不怪他们怕死。
毕竟这里的起义军总共也就两千多人。
而张安国现在所处的金军大营足有五万人之多。
哪怕全员出动,也不过是蚍蜉撼树,不自量力。
不吭声也是正常。
辛弃疾不得已,最后只得叫上跟他一同在四凤闸起义的同乡。
合计五十人,五十匹马,朝着金军大营而去。
路上,曹子建看到辛弃疾部队往金军大营奔袭的时候,几乎每隔几里就要留下两三个人。
“留下人接应是没错,可你手头就五十兵力,按这留人接应的距离,恐怕抵达金军大营的时候,身边就两三个人了吧?这还怎么跟金人对抗?”曹子建不明白辛弃疾的用意。
也正如曹子建预想的一样。
在距离金军大营只有八里地的时候,辛弃疾身边的五十个人只剩下了两个。
“难不成辛弃疾的武力已经恐怖到能从五万人的军营中取敌将首级的实力?”
“明显不可能阿,要有这武力值,大宋都是他的了。”
曹子建心中这么想着,就听到辛弃疾朝着身旁的二人开口道。
“要想从金军大营内抓出张安国这个叛徒,硬来肯定是不行的,所以咱们只能智取。”
“辛大哥,如何智取?”其中一人问道。
“五更天,是人最放松的时候,你们到时候听我安排。”辛弃疾答道:“至于现在,先养精蓄锐。”
由于处在意识世界中,所以时间对于曹子建来说,只不过眨眼之间的事。
很快,便是来到了后半夜。
“走,去金军大营。”辛弃疾睁开眼,朝着随行的两名同伴招呼了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