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探知贾瑀即将到来的消息,扬州知府亲自率领着一众大小官员,早早地就在城外宽阔的官道旁恭敬等候。他们身着整齐划一、庄重肃穆的官服,面容严肃而庄重,翘首以盼,目光中充满了期待和揣测,心中暗自揣摩着这位钦差大臣的来意和性情。
贾瑀骑在一匹高大威猛、毛色亮丽的骏马上,远远望见等候的官员们,脸上瞬间浮现出恰到好处的微笑,那笑容既不显得过分热情洋溢,也不让人觉得冷淡疏离,分寸拿捏得精准到位,尽显其高超的处世智慧。
待走近后,他轻盈地翻身下马,只是礼节性地与众人简短而客气地寒暄了寥寥几句,对于一路行程的延误以及可能存在的其他问题等事宜只字未提,表现得沉稳大气、波澜不惊。
随后,他那锐利如鹰隼般的目光迅速扫过人群,眼神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疑惑,明知故问地开口问道:“嗯,怎不见巡盐御史林大人?”
扬州知府听到问话,赶忙趋前一步,神色略显紧张慌乱,额头上甚至冒出了细密的汗珠,连忙回道:“林大人月前染病告假了。”
贾瑀听闻此言,眉头微微一皱,脸上迅速浮现出一抹真切的担忧之色,语气关切地说道:“本官和林大人乃是亲戚,知府大人安排好随员兵丁驻扎事宜就可,本官就住在巡盐御史衙门便好。”
知府连连点头,应声道:“是是是,一切全凭大人吩咐。”他心里清楚,贾瑀和林家的亲密关系在官场上众人皆知,这并非什么秘密,自然不敢有任何异议。
随后,知府领命匆匆去安排各项事宜,此事暂且按下不表。
贾瑀则带着贾琏、黛玉等人,未作片刻停留,径直朝着巡盐御史衙门的方向大步流星地走去。
一路上,众人神色各异,心思重重。贾琏眉头紧锁,目光深沉,似乎在绞尽脑汁地思考着此次扬州之行可能带来的利益与麻烦;黛玉则面带忧色,眉梢眼角都透着深深的忧虑,不知是在为父亲身体的状况忧心忡忡,还是为接下来的未知境遇愁肠百结。
而贾瑀目光坚定如铁,步伐沉稳有力,心中也在不停地思量着见面之后如何说服林如海,同时想着收集有关林如海的详细情报。
林如海,出生于钟鸣鼎食之家,书香传世之族。其祖上曾袭过列侯之位,到了林如海这一代,虽侯爵之衔已尽,但林如海凭借自己出类拔萃的才华和坚持不懈的努力,硬是在波谲云诡的仕途上闯出了一片广阔天地。
林如海自幼聪慧绝伦,对诗书礼仪展现出了极高的天赋和浓厚的兴趣。在家族的悉心培育和严格教导下,他饱读诗书,对经史子集皆有深入研究,精通要义,展现出了非凡的才智和高远的抱负。
年少时的林如海,便立下了金榜题名、光宗耀祖的宏伟志向。他日夜苦读,废寝忘食,无论是寒冬腊月的刺骨寒风,还是酷暑炎夏的炽热骄阳,都不曾让他有丝毫的懈怠和退缩。
那一盏盏昏黄的油灯,见证了他无数个日夜的辛勤付出和不懈坚持。功夫不负有心人,在竞争激烈的科举考试中,林如海一举高中,成为了家族的无上骄傲和众人羡慕敬仰的对象。
初入仕途的林如海,因其才华横溢、品行端正高洁,很快便得到了上司的赏识和同僚的认可。他被任命为兰台寺大夫,负责掌管宫廷珍贵的图书和重要的档案。
然而,林如海并不满足于眼前的成就和安稳。他深知,要想真正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为天下百姓谋得福祉,就必须深入地方,亲身了解民生疾苦。于是,他主动请求外调,毅然前往扬州担任巡盐御史这一重任。
扬州,自古以来便是繁华富庶之地,但同时也是盐务管理的关键地区,利益关系盘根错节,错综复杂,贪污腐败现象屡禁不止,极为严重。林如海深知自己肩负的重任艰巨而重大,上任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