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脉的双眸,轻轻握住她的手,说道:“夫人,得你如此深情,是我之幸。只是这局势未明,我心中仍是难安。”
薛宝钗微微颔首,柔声道:“夫君,妾身知晓你的顾虑。但车到山前必有路,咱们且走且看。”
贾瑀长叹一声,将宝钗拥入怀中。
此时,窗外传来几声鸟鸣,打破了屋内短暂的宁静。贾瑀缓缓起身,穿戴整齐,又陷入了沉思。
薛宝钗也跟着起身,为贾瑀整理衣衫,说道:“夫君,不管怎样,妾身都信你定能做出最妥当的抉择。”
贾瑀点了点头,说道:“夫人放心,我定不会让你和家人陷入险境。”
话音刚落,门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原来是管家前来禀报,说是宫中来了使者,要贾瑀速速进宫面圣。
贾瑀心头一紧,与薛宝钗对视一眼,便匆匆跟着使者进宫去了。
永正皇帝坐在朝堂之上,目光威严地看着贾瑀等人。他的眼神犀利而深沉,缓缓地巡视了几次,最后在贾瑀身上停留了片刻。众人皆感受到那目光中的凝重与思索,气氛紧张得仿佛一根弦即将绷断。
终于,永正皇帝打破了这令人窒息的沉默,开口说道:“此次凶奴来犯,朕经过深思熟虑,决定任命王子腾为九边经略,统一指挥防御之事。内阁负责统筹后勤,务必保障前线所需。”
王子腾连忙跪地领旨,高声道:“臣定当不辱使命,抵御凶奴,保我边境安宁。只是这防御之事,千头万绪,还望陛下能多予指点。”
永正皇帝微微点头,说道:“朕自是信你之能,然你需谨记,不可贪功冒进,当稳扎稳打。”
永正皇帝又看向内阁大臣们,沉声道:“内阁诸位,后勤之事关乎战局成败,万不可有丝毫疏忽。粮草、兵器、营帐,样样都要准备充足,切莫出现短缺之况。”
内阁首辅林之焕拱手应道:“陛下放心,臣等已命人核算所需物资,定当全力筹备,确保前线无后顾之忧。但这运输途中,还需沿途州县通力配合,不知陛下意下如何?”
永正皇帝回道:“传朕旨意,沿途州县务必保障后勤运输畅通,若有懈怠者,严惩不贷。”
永正皇帝再次将目光转向贾瑀,说道:“贾瑀,你久经沙场,经验丰富,朕命你协助王子腾,为此次防御出谋划策。”
贾瑀恭敬地回道:“臣遵旨,定当尽臣所能,辅佐王大人。”
永正皇帝接着说道:“此次防御,乃是关乎我朝安危之大事,众卿需齐心协力,共御外敌。若有懈怠疏忽者,朕绝不轻饶!”
众人齐声高呼:“陛下圣明,臣等定当效死力!”
永正皇帝挥了挥手,说道:“都退下吧,各司其职,不得有误。”
众人纷纷告退。
退朝之后,贾瑀与王子腾一同走在宫廊之中。
王子腾面带忧虑地说道:“瑀儿,此次防御重任在肩,不知你有何想法?”
贾瑀沉思片刻,说道:“舅舅,凶奴此次来势汹汹,我们当以稳固防线为首要,切不可贸然出击。我观辽东、大同、榆林三地地形各异,防御之策也需因地制宜。”
王子腾点头道:“贾大人所言甚是,只是这兵力调配和粮草运输,还需仔细谋划。不知大人觉得,辽东之地该如何布防?”
贾瑀回应道:“辽东城墙坚固,可多派弓弩手据守,再调遣一支骑兵,以备不时之需。但关键还在于粮草储备,需提前运入城中。”
王子腾皱眉道:“那大同这边,地势较为开阔,凶奴骑兵冲锋恐难以抵挡啊。”
贾瑀说道:“大人,大同可多设陷阱、鹿角,减缓凶奴骑兵的速度。同时,加强城防工事,增派援兵。”
王子腾又道:“榆林的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