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斗争,就会有牺牲。想轻而易举取得胜利,不可能。”
他想了一下,又说:
“这个方案,主要考虑,敌特负隅顽抗,人少了不行。你们上次进山,特务看你们人少,就打你们伏击。”
肖秉义继续争辩:
“朱局长,我不反对人多。相反,人多,能给特务造成震慑。但是,你看方案,攻打大门,堵塞后门。大门在哪儿?后门又在哪儿?方案没说。只说了大致方向。”
“地图上一小点,到实地一大片。该说明的没说,不该说的上面都有。什么发扬勇敢作战精神,不怕牺牲,都是废话。”
柳蕙提醒:
“肖秉义,注意你的用词。你也别废话。”
肖秉义嚯一下站起,脸红脖子粗,责问她:
“我讲了哪些废话?方案是行动纲领。对如何行动不交代清楚,让大家如何执行?”
朱大明看小南蛮又犟了,采取宁事息人态度:
“好了,依你怎么办?你给我说个一二三。”
“朱主任,你既然这样说,我不需要提一二三,就说一条:取消行动。”
朱大明一怔,让他说理由。
肖秉义扫视各位眼神,知道大家不会赞成,但他必须说。
“理由很简单,这么大的行动,没有保密。不要忘了,敌特在南京地区还有不少人。你端他军火,他会罢休吗?”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柳蕙拉他到一边,责备道:
“肖秉义,你讲话要注意场合。我已提醒过,会上的方案,市局已经通过。你现在说取消行动,怎么可能?”
“出了事怎么办,死了人怎么办?”肖秉义反问。
“肖秉义,你怎么就能肯定方要出事呢?再说,牺牲人是难免的。”
肖秉义来火道:
“你这是什么话?能不死人,就要尽量保证不死人。”
“我敢肯定,敌特早已得到信息,他们会坐以待毙?正等着我们去呢,你应该相信我。”
柳蕙一怔,她原本没想那么多。肖秉义一辩论,她也同意他意见。
但木已成舟,这个时候唱反调。不仅起不到作用,还会让领导尴尬。遂劝道:
“我相信你,但是,战场瞬息万变,有很多不确定因素。你能保证,你的想法就不死人吗?”
朱大明电话请示市局,回来宣布:
“俺刚才跟市局汇报了肖秉义提醒,市局认为,箭在弦上,开弓没有回头箭。能修改,则尽量修改,大方向不变。”
肖秉义还想进一步解释,看朱大明宣布散会,将要说的话咽了回去。呆坐会议室很长时间。
由于肖秉义提醒,行动时间提前。原定上午十点发起总攻,提前到凌晨六点。
第二天凌晨,邓中放排长带三十人去山中集合地点。
刚翻过一个山头,进了敌特布下的连环地雷阵。几十颗手雷,从天而降。
幸亏都是作战经验丰富的老战士,但也死伤惨重。
更窝囊的是,没见敌特人影,没到集结地。就牺牲八人,伤十几人。
南京方向,分几路进山围剿部队,也同样进了密布的地雷阵,还被不远的山头炮击。
冒死冲进行动区域的解放军,又遭连环雷伏击。寸步难行,最后只好原路撤回。
听说围剿失败,朱大明深深叹口气。
他听了肖秉义不顾场合,大放厥词,心里也不舒服。但凭他对小南蛮的了解,电话跟市局建议取消行动,没有同意。
他静静地坐那儿自责,假如听了肖秉义意见。拼命反对,也许可以避免这场悲剧。
肖秉义的建议,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