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在小岛西岸简陋的码头上,一行人正在这里送别姚广孝、高启和藤原。
“三位殿下且留步。”高启一身儒衫,一脸的意气风发。“我辈皆是洒脱之人,昨日已然道别,今日就不必相送了。”
“先生为我大明出使,我与两位兄长,又如何能不亲来为先生送行?”朱肃笑道。“先生肯为我大明奔赴蛮荒之地,日后懈大功归来之时,本王必定备一份大礼送上。”
“哈哈哈哈。”高启大笑。“大礼倒是不必了。若是归来之日,五殿下肯为高某赋诗一首,使高某名留青史之上,高某就心满意足了。”
他的眼神带着期盼和炽热。一开始时,他身为名士,却愿意听朱肃调遣,其实也只是因为仰慕朱肃“诗才”的缘故。
当然,后面也萌生了些为华夏尽一份力的想法……但终归最开始时的初心,是为了能和朱肃这个“大明诗仙”打好关系……
朱肃面色一窘。倒是忘了高启是个诗痴这回事儿了。先时与高启初见,他便数度旁敲侧击的向自己求诗。可自己只不过是个文抄公,又哪里好意思再用诗去给自己扬名?
更别提高启求的,还是这种“私人订制”类型的题材限定诗……
“高先生不需仰仗本王的什么诗,日后也定然能名垂青史……况且文章本天成,本王只能说日后尽力而为了。”朱肃有些不自在的笑笑,高启却当朱肃已经同意了,大喜,整个人似乎都年轻了几岁,对于这一次的倭国之行也更加期待了。
转头又看向藤原,笑道:“亦祝藤原大人,能为大明建功立业。若有攻成之日,本王定不亏待。”
藤原得了朱肃承诺,面色登时涨红,学着大明文臣的模样一揖到底,“哈依!小人愿为大明鞠躬尽瘁!”
只是身上穿着丧服般的公卿服,看上去总有些不伦不类。
朱肃又勉励了他几句,最后看向了默默站在高启身侧的姚广孝:“和尚,愿你此去,能一展所长。”
“……然后,早些归来吧。”朱肃道。
有一说一,倭国虽然在未来有着莫大的发展前景,但至少在数十年内,都仅仅只是一个边陲的蛮荒之地。即使这一次吞倭计策不成,朱肃也有把握在让大明厚积薄发个数十年后,以“代差”的优势强行吞并倭国。像姚广孝这样的大才,若是一不小心折损在了倭国,对大明来说那才是大明莫大的损失。
当然,前提是姚广孝能一心为大明效力……
“殿下放心。”察觉到了朱肃话语中的关心,姚广孝心中微微一暖。
他想一了想,躬身对朱肃道:“殿下,可否借一步说话?”
朱肃一呆,还是同意了姚广孝的请求。二人在众人的注目下来到了一僻静处。“和尚,你是有什么事想要嘱咐我的么?”
“贫僧僭越,确实有些事想要嘱咐殿下。”姚广孝双手合十,低声道:“殿下日后回京,定要加倍小心谨慎。当暂作蛰伏,不可再出头立功。”
“怎么?”朱肃有些莫名。“你是觉得,我回京之后会有危险?”
“京中的那些乱事儿,不是正在被我父皇整肃清理中吗?”
“虽是如此。”姚广孝面色严肃。“但文官虽整,武将陛下却暂时动不得。如今狡兔未死,还亨不得走狗……”
朱肃的瞳孔微缩了缩。确实,自己出京的时候,也只是听说老朱将唐胜宗、朱亮祖等勋贵投入了诏狱,并没听说要加害。
“陛下之意,想来是希望众皇子们能长大成人,分掌诸将兵权……在殿下和众多兄弟们尚未长成之前,陛下是不会动勋贵们的。故而,陛下定然不会动那些与殿下您有过节的勋贵。顶多就是将大棒高高扬起,轻轻落下……”
朱肃点点头,确实,历史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