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氏族人一路恍恍惚惚的跟着到了明国京中,进宫见到了李承明、于巧云夫妻,看着周边富丽堂皇的宫殿,才终于有了泼天的富贵终于砸到我头上的实感。
只是还没等他们高兴得意,李承明一个消息,就直接把他们的劲头给打了下去。
“承明你说啥?我们都要上学堂?”
一位婶娘有些发懵:“我年纪都这么大了,还是女子,也要上学堂?”
“女子又如何,”李茵茵笑道,“在我们明国,女子也能建功立业,您瞧我,不是就做了镇国侯?至于年纪,只要您有这个心,多久都不算晚。”
倒是村长先反应过来:“读书好,既然承明给我们都安排好了,那就听他的,都去读。总不能等以后叫人家说咱们皇亲国戚的,连自个儿的名字都不会写吧!”
有些族人觉得,他们来到明国就是为了过好日子来的,如今都是皇亲国戚了,自然想躺着等人伺候,过上城里富贵老爷的日子。就算这会儿村长已经发话,也还是有人道:“承明啊,我要是会读书,哪儿会到如今还在地里刨食。我看啊,也别叫我读什么书了,你看有没有什么爵位宅子的,再给几个伺候的人,让我舒舒服服躺着行不行?”
李承明闻言道:“不读书学法,伺候的人肯定是没有的,不建功立业,爵位是肯定不会有的。”
族人们顿时议论纷纷:“那我们背井离乡来到明国是为什么?”
李承明没有直接回答,而是说:“我已经为亲戚们安排好了皇庄,里头有修建好的大房子,也有大片土地,每家每户每人都能分到土地。要是不愿意读书,也就是过回从前在上水村的日子。”
“但要是愿意读书,付出努力,就会有人去伺候你们,让你们过上地主一样的日子。如果能够通过结业的考学,就可以给你们官做。要是愿意上战场也可以,只要立下足够的功劳,爵位一定会有。”
李承明的意思已经表达的很明显,即使是做了皇亲国戚,那你也不能打着不劳而获的心,大家都在努力,你凭什么可以混吃等死。
对此,大部分李氏族人还是愿意的,毕竟从前在上水村时,他们过的也是凭自己的努力和双手吃饭的日子,如今换到明国,努努力还能做官,这可是从前根本够不到的阶级。
至于那些不愿意的人,势单力孤,也架不住家里的小辈愿意拥护李承明的话,便是他们再不乐意,也只能跟着一起进了特供学堂。
一众亲戚被领着送去了皇庄别院,李茵茵却没跟去,而是看向李承明:“大哥,我想的法子不错吧?”
“确实不错,”李承明十分满意。
毕竟跟来的除了少数几乎没有血缘关系的邻居外,其他的都是宗族的亲戚。
这些人从来没念过书,从前有宗族规矩压着,还时不时的拌嘴,闹出事情,如今身份改变,成了皇亲国戚,即便一时间不会有太大的改变,却也难保他们几个月、几年后,不会变得面目全非。到时候想处置起来,肯定难上加难。
把他们从姜国接来,一是因为同宗同族,关系也好,又有半仙儿的谶语在,不能眼睁睁看着他们去死。二是因为明国初立,皇家却只有李承明、于巧云和李茵茵三人,万一出了什么事,底下的王侯将相联合起来,皇家势单力孤,连个帮手都没有。但有宗族都在,结果就不一样了。宗族在一定程度上是限制,却也未必不是保障。
李承明原本的想法,是把他们都荣养起来。可李茵茵却同他提议,如今明国正是用人的时候,用外人是用,用自家亲戚也是用。自家亲戚在一定程度上,说不定还比昭国从前的一些旧臣更好用。毕竟他们现在还是农户出身,能跟底层百姓感同身受。
至于他们没有足够的大局观,不懂法律,不通文墨,这有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