蜡笔小说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82章 杜行宜家园大草坪露天舞台演出民间戏曲经典《白蛇传》(8 / 10)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绰约有绝代之色(白蛇)和“青服老女郎”(小青),一住三日,回家几天之后身体被化为水,“及去寻旧宅所,乃空园。往往有巨白蛇在树下”。

宋元话本《西湖三塔记》算得上是《白蛇传》最早的雏形之一。

到明代冯梦龙的《白娘子永镇雷峰塔》(《警世通言》),故事已初步定型。

说法三

据说《白蛇传》乃是起源于一千多年前的北宋时期,发源地在鹤壁市淇滨区金山(又名黑山)之麓、淇河之滨的许家沟村。

许家沟所依的黑山,又名金山、墨山,古为冀州之地,是太行山的余脉之一。

这里峰峦迭嶂,淇水环流,林木茂盛,鸟语花香,环境清幽,亚赛桃源。

早在魏、晋时期,左思就在《魏都赋》里记载了“连眉配犊子”的爱情故事传说:

“犊子牵黄牛,游息黑山中,时老时少,时好时丑。后与连眉女结合,俱去,人莫能追……”

后来这一典故衍化为“白蛇闹许仙”故事,故事的女主人公也由“连眉女”演变为白蛇。

相传,“白蛇闹许仙”里的白蛇精,当年曾被许家沟村一位许姓老人从一只黑鹰口中救出性命。

这条白蛇为报答许家的救命之恩,嫁给了许家后人牧童许仙。

出于人妖不能结合的偏见,金山寺长老法海和尚决心收服白娘子。

于是引出了人们熟悉的“盗仙草”、“水漫金山寺”等情节。

白娘子因为水漫金山而触动胎气,早产生下儿子许仕林。

法海趁机用“金钵”罩住分娩不久的白娘子,将其镇压于南山“雷峰塔”下。

通过此事,许仙心灰意冷,便在“雷峰塔”下出家修行,护塔侍子。

18年后,许仕林高中状元,回乡祭祖拜塔,才救出母亲,一家团圆。

据载:“金山嘉佑禅寺”创建于北宋·嘉佑(1056—1063)年间,以寺院所在的地名和创建年代而得名。

在这一带民间流传的“白蛇闹许仙”故事,当成型于北宋后期。

而“白蛇闹许仙”故事向江南一带的播迁,则与金人南侵、宋室南迁有关。

宋高宗晚年禅位后,驻跸临安(今浙江杭州)德寿宫中。

“喜阅话本”,“命内当日进一帙。当意,则以金钱厚酬”。

出于“怀旧”情结,在他“龙兴”之地相州一带民间流传的“白蛇闹许仙”故事色彩奇幻、情节曲折,应是他喜欢聆听的故事之一。

这就成为宋、元时期“白蛇传”故事在杭州一带广泛流传的主要原因。

说法四

《白蛇传》故事雏形发生在唐代后期的济源县,即今河南省济源市。

因法海是那一时期的济源人,还有济源西湖。

当时的西湖面积很大,由珠、龙二河和南、北两条蟒河汇聚而成。

湖东一桥,年久失修坍塌,形成断桥。

西湖水大却异常荒凉,荒凉之地多有妖魔出入。

民间说“蟒”即指长虫、大蛇。

济源有个民俗,在蟒河桥下挂宝剑以示蟒不过剑,以剑斩蟒控制洪水泛滥。

由此看,济源民间早已将蟒河认作是一条大蟒,故事中所说的白蛇、青蛇,实为两条蟒河的化身。

济源城北有一条河当地人称北蟒河,城南有一条河叫南蟒河(湨河)。

北蟒河是一条石底河,每到枯水期,便露出一河床的灰白色河石,远看俨然一条巨大的白色蟒蛇逶迤在济源大地。

在济源,北蟒河出山口和中下游岸边坐落着上下两个“白涧村”,都是因河而得名。

由此,北蟒河又称白蟒河。南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