蜡笔小说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188章 根大黄鱼(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马哥抓了一小把大米,放在嘴里嘎嘣嘎嘣地嚼了起来,像是嚼着什么稀罕玩意儿,嘴里还不停赞叹:“真香,现在这年月,粮食比啥都金贵!”

旁边的小弟们也忍不住,纷纷伸手过来想要尝尝。

林李见状,故意咳嗽了一声,用眼神制止。他心里明白,这大米可不是让他们白吃的。

马哥见林李不高兴了,赶紧上前,给了一个小弟一脚:“都跟狼似的,见了肉就上!赶紧上秤去!”

马哥过来,照着屁股就是一脚,给小弟们一下踢蹦起来,因为这脚从下往上踢。

小弟们一个个被踢得蹦起来,倒也没敢反抗,嘟囔着去忙活。

马哥回过头来,稍稍正了正脸色:“兄弟,大米这玩意儿,现在可是宝贝,3块5毛一斤,白面也是一个价。”

林李听了,心里盘算了一下,觉得这价钱差不多,现在这年头,粮食紧俏,多少钱都得有人买。

他随即说道:“得嘞,马哥,您这价儿够意思,咱这就按这个来。”

马哥乐呵呵地拍了拍林李的肩膀,“那就这么定了,咱们这买卖,讲的是个诚信,您放一百个心。”

交易在一种市井特有的热闹与紧张中达成了,而在这个特殊的年代,人们用各自的方式,努力生存着。

《北京档案史料》记载,由于口粮标准低,副食品短缺,人们饥饿。

一时间贪污、偷盗倒卖粮票以及假粮票的案件时有发生。

1961年一市斤北京粮票黑市价3元,一市斤全国通用粮票黑市价4元,一市斤北京面粉票黑市价5元。

《北京档案史料》记载,1961年北京市年人均肉食消费量8两半,是有史以来北京居民消费水平最低的一年。

1960年,蔬菜被划为“国家二类商品”,实行凭票限量供应,有北京户口的每人每天供应蔬菜2两,以土豆、白菜为主。

茶叶自1959年起被划为国家二类物资。

1960年中秋、国庆两节,居民凭《北京市居民副食购货证》每户供应1两,单身汉凭《个人购货证》每人供应2钱(10克)。

林李站在马哥边上,看着小弟们跟蚂蚁搬家似的,把猪肉、白面、大米一样一样地过秤。

林李手里拿着个小本,嘴里还嘟囔着数字,生怕记错了似的,那认真劲儿活脱像个账房先生。

“称好了,哥儿几个,干得不错!”林李冲着小弟们点点头,眼神儿里透着一丝满意。

马哥掏出个半截的手电筒,啪的摁亮了,橙黄色的灯光晃荡着,照在林李的小本子上。他眯着眼扫了几眼,咂咂嘴,说道:“这野猪肉600斤,2块2一斤,合着1320块。再加上白面和大米这1400块钱,总共2720块,没错儿吧?”

“没错儿,马哥您算得够溜。”林李点点头,顺势说道,“不过,今儿个咱不拿钱,您给我换成大小黄鱼?”

马哥乐了,“哟,兄弟你这小子,够聪明。黄鱼咱家多得是,28根大黄鱼,成不成?(此乃虚构,查了资料,确实没有靠谱的换算,如有大神知道,麻烦留言,我好修改。)”

“成,马哥,您说啥就是啥,我信得过您。”林李干净利索地应道。

马哥一拍小弟肩膀,“赶紧的,别愣着,去把黄鱼拿来!”

小弟被踢得一个趔趄,嘴里还嘀咕,“哟,马哥您这腿劲儿不小。”随即从麻袋里掏出几捆大小黄鱼,递给马哥。

马哥接过来,递给林李,“喏,兄弟,24根黄鱼,分量足着呢,您要不放心回家过个秤。”

林李掂了掂手里的黄鱼,乐呵呵地说道:“还别说,沉甸甸的!马哥,您干事儿,真叫一踏实!”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