蜡笔小说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五十三章 蔡京(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蔡京自幼聪颖好学,胸怀大志,精力充沛,思维活跃,喜欢排场,善于交际,锋芒毕露,敢于决断,不怕得罪人。早年他与弟弟蔡卞在东京太学读书时,便以博学多才蜚声校内外。

熙宁三年,蔡京与蔡卞同登进士第,一时传为佳话。

熙宁年间,正是王安石变法风起云涌之时。

蔡卞师从王安石,还娶了王安石次女为妻,成了王安石的女婿。

蔡京因此加入新党阵营,积极推行新法。

王安石曾认为有四个人或许能够继承自己的学说,辅佐皇帝走变法之路。

这四个人,一个是他的儿子王元泽,一个是蔡卞,一个是蔡京,还有一个是吕惠卿。

王元泽早在王安石被罢相之前,就得怪病死了。

吕惠卿是王安石变法时的主要助手,王安石变法中的二号人物,为推动变法做出了许多贡献,和王安石情同师徒,但他后来因事生恨与王安石决裂。

只有蔡京、蔡卞兄弟二人没辜负王安石的厚望,终生坚持王安石的变法学说。

尤其是蔡京,历史上,他在赵佶时代长期担任宰相,不仅继承而且在实践中进一步发展了王安石变法改革的思想。

当初,不到三十岁,蔡京就被王安石从地方上调到朝廷工作,担任要职,受到重用。

但随着新旧两党的党争,蔡京一直起起伏伏,在宦海浮沉了三十年。他差不多担任过赵宋王朝所有类型的岗位,包括曾在九个地方担任过知州、知府或者发运使,以及担任过龙图阁待制权知开封府,另外他还出使过辽国,他的才华和风度让辽国君臣称赞不已。

毫不夸张地说,蔡京得到过充足的历练,拥有极其丰富的从政经验和改革经验。

赵煦亲政,下令绍述、实施元丰新法,罢免了高滔滔提拔起来的旧党,起用了章惇、曾布、蔡卞等新党领袖担任宰执,蔡京也被赵煦召回朝廷担任户部尚书,他积极主动配合章惇等人推行新法。

不久,蔡京改任翰林学士兼侍读,后又晋升为翰林学士承旨,专门为赵煦起草诏命,职掌禁中机要,深得赵煦信任。

不过,一直以来,蔡京的职位都没有他弟弟尚书左丞蔡卞高,也没有蔡卞受重视。

究其原因,不只蔡卞是王安石的女婿更像是王安石的传人,也不是蔡京的能力不如蔡卞,而是蔡京有两大问题:

这第一个问题就是,蔡京政治立场灵活,也就是他有墙头草的嫌疑,不少新党人士怀疑他是彻头彻尾的政治投机分子。

当初,高滔滔垂帘听政后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立即任用王安石政治上的死对头、旧党领袖司马光为宰相。

司马光上任后立即下令废除新法,要求各有关部门在五日之内必须完成。

大臣皆言不可能完成这个任务,只有蔡京在五日内完成任务。他在开封府改募役为差役,表现出强有力的行政才干和雷厉风行的铁腕作风,得到司马光的赞叹。

由此可见,蔡京这个人,确实人品不佳,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毫无政治节操。

第二个问题,蔡京贪财、喜欢奢华,这与道德高尚的王安石不同。

同样道德高尚的章惇,包括蔡卞,因此有点看不上蔡京。

不过,与此同时,也有很多有识之士,新旧两党都有,并且都是大佬级别的,认为蔡京有宰相之能,觉得唯有蔡京能拯救赵宋王朝。

值此关键时刻,赵俣保举蔡京来为朝廷搞钱,可以说,既在所有人的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而对于赵俣选择让他信任的蔡京来执行这个任物,而不是仗着自己有才、有用,就跳过宗室不得干政这条红线插手朝政,赵煦很满意。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