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花白的老先生慷慨陈词,细数女子的危害。
县太爷稳坐钓鱼台,看着一边义愤填膺,就差说出口要将陆小娘子当祸害处置了,而另一边的云玥就跟没听见似的,云淡风轻的站在一边,不言不语,不喜不怒。
“云夫子有什么要说的吗?”县太爷依旧温和的嗓音响起。
云玥抬起双眸看过去,微微一笑说:“对于这位白胡子先生说的要掌控朝政霍乱民生这莫须有的罪名,小女子自认头小,戴不上这顶高帽,实在担待不起。对于他说的历史,小女子没什么可说的,前朝覆灭前确实有女子参政了,宣周太后企图让女人像男人一样立于天地间,正好,前朝到那时就走向衰落直至覆灭,这么看好像确实有点关系。”
云玥话落,对面的几个老先生都很得意,县太爷则有些意外,这就认输了?
“不过,从人类发展的长河中,最开始是母氏氏族,也就是女子为尊的社会,到后来才发展到父氏氏族,以男子为尊,这是不是也证明了女子的能耐在特定的环境下并不输于男子呢?当然,这事太过久远,那就来说说白先生的话,前朝宣周太后前后辅佐两代帝王,年轻的时候也曾杀伐果断,肃清朝堂开创盛世,招贤纳士,不拘一格降人才,其中就包括后来有名的文大学士和李英将军,那时候朝野内外无人不称赞宣周太后贤德,帝后伉俪情深。后来安阳帝登基,重用外戚,排挤朝中忠臣,致使多少忠臣枉死,李英将军为国家战死沙场,文大学士为满城百姓安危,最后在北戎战场上以身殉国,宣周太后亲手斩杀了沉迷女色荒淫无度的儿子,令守城将士大开城门,只为先帝能善待城中百姓,最后自戕于儿子尸身旁,是多少男子不能企及的情怀和英勇,天下文人真的都认为是这样的几个女人毁了一个国家吗?是,诚如白先生所言,有些女官转而成为了后宫宫妃或者权贵的枕边人,但李英将军巾帼不让须眉,英勇无畏,文琪大学士一介女文人无谓生死,坚守荔城至最后一刻,不曾退让半分,她们的风骨是圣祖都称颂一声至贤的。女子都不曾因你们男子的目光而放弃保护家国的责任,你们男子又岂能因是女子身份而否定女子的价值呢?一个朝代的衰落甚至覆灭,从来就不是一个人造就的,也不可能是一个女人导致的,男人沉迷女色,荒淫无度,酒池肉林,在事业上不思进取,最后将无能归结于女人有学识上,就是当下的文人风骨吗?纵观历史,除了极少数几个女子参政的,绝大多数都是男子自己掌权,但是仍然隐没在历史的长河中,那是不是也应该追究男子的责任,让男子也无才无德?再说回小女子本身,小女子只是识得几个字,受族人所托教导村里几个孩子认认字,不使他们做个睁眼瞎,诸位的文人风骨没有看到普通老百姓对知识的渴望,没有看到他们对生活的拼搏进取,也没有看到他们对命运抗争的不屈,是因为普通老百姓家的孩子们多认识几个字辱没了诸位的文人风骨?还是我一个女子教他们识得几个字辱没了诸位的文人风骨?如果诸位的风骨需要天下女子以目不识丁来成就,是不是不要也罢?男子贪恋美色,是女子祸国殃民,男子无能,是女子学识过人,那么,在得到这个结论的前提,是不是男子不自信能在公平的条件下胜过女子,在恐惧女子有能耐后会取代现在你们引以为傲的地位?最后,我想请教诸位几个问题,第一,诸位家中的中馈和人情往来是否是女子在操持付出的?第二,举国上下是否有一半的人口是女子,诸位在大谈特谈女子应该无能时,是不是令堂怀胎十月千辛万苦生下的诸位?是不是还让家中女眷为诸位操持打点生活起居?是不是还让妻子为诸位传宗接代?第三,天灾人祸的时候,会不会因为对方是女子而给予一方安禹,敌人的屠刀有没有因为对方是女子而手下留情,尸山血海里有没有女子?生活中努力拼搏的有没有女子?第四,如果诸位哪天遭遇不测,家中女子能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