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
万长生可能都没意识到,他这样一批批为数千艺考生启蒙,会给自己带来什么样的地位。
他是轻松自如的“我讲这个的目的是什么呢,这次我到敦煌最大的感受就是,文化意义、文物意义高于艺术意义,敦煌艺术再高再有名,那也是上千年前古人的东西,我们要做的是学习并提高自己,达尔文曾经写道,生存下来的不是最强壮的物种,也不是最聪明的物种,而是最能适应变化的物种,理解这句话吗?求新求变都不是目的,只是为了适应时代变化的手段而已,你们在学的这些基础绘画技能,只是帮助你们考进艺术院校,之后就要思考怎么结合自身的条件,去适应这个时代的发展,譬如电脑设计,影像动画,这些都是千百年来艺术史上全新的改变,一定不要固步自封,我们要尊重前人的艺术创造,但不要一味崇拜跪服……”
孙二娘看到的就是儿子这副模样,略微带点蜀地口音的普通话,借助设备回荡在整个教学楼,那么多的人都伸长脖子看着他们心目中的导师。
看他驾轻就熟的在泥塑上面切、削、抹、挑,时不时退远几步看看整体效果。
有时候又顺便看看周围学生的画面和泥塑,帮忙做些调整讲解。
这就是以身作则的在点滴灌注,把文化和艺术的因子,灌注到这些青涩的年轻人心底。
也许在观音村要这么做比较难,因为能跟得上这种艺术天赋爱好的孩子凤毛麟角,但借助美术学院和艺考市场,就轻而易举的汇集起来这么多年轻人聚在万长生的周围。
他无比享受这种文化影响力,这样才能把美散播开来。
当然也就和那个成年累月孤身一人在碑林里的身影,相差巨大了。
看到这样的儿子,有哪位母亲不会感到由衷的自豪呢?
更何况万家的儿子,可不就应该站在这样万众瞩目的地方么。
孙二娘只是站在那里,就把自己要找儿子理论什么的事情,忘了个干净。
默默的举起手机摄像回去给爷爷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