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念自然污染不得。”正念唯一,便可念念不生,无念即无生,无念亦无灭;由斯而渐至于止念之境。念止至寂,浑浑沦沦,寂寂惺惺;无人无我,无天无地;自然冲虚云明,寂静如如,而入真无念无息之大定之天,与道合一矣。故清净子诗曰:“妄念难于神既边,神边六贼乱心田,心田既乱身无主,六道输回在眼前。”
天歌说:“呃,听起来好难呀……”
俊彦太子道:“修道之人,能至念头不动,或一念不生,便自可一时有一时之福,一日有一日之福,一月有一月之福。此须由炼而渐至,非可一练即几也。理可顿悟,功须渐至!见卵而求时夜,见婴而求勇士,自古以来,未之有也。及其用功之久,自然有言语道断,心行路绝,能所而忘,色空俱泯,无滞无疑,不染不着,而得入大自在天也。六祖云:“惠能无技俩,不断百思想。此是六祖境界,非初入道人所可得而言也。故初学道人,总以无念为下手工夫。无念之初,先求简念,简之而至一念,一念专精,再简之便可无念矣!吕祖百句章云:“无念方能静,静中气自平;气平息住,息住自归根。归根见本性,见性始为真。”故无念实为修道之人门切要功夫。念头之起,全在一心向外放驰,将放驰之心向内收回放在腔子里,一驰即收,久久纯熟,自可到念闲不起境地。此即古圣所谓“退藏于密”者是!孟子曰:“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此“求入心”三字诀,即为千血脉。心不放,即能存。放则念起,存则念止,看它从何处起,从何处出,从何处止,便得“本心”“真心”之所在。”
天歌心想,自己一个怀念的人都是烦心杂念,可惜了可惜了,却连凡人这种烦心杂念,都没有好好行使,作为人的权利,没有去好好的生活,好好的谈恋爱,到现在吃多了得了个可怜的幸福。这可不是自己的遗憾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