蜡笔小说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4章 我就知道这么多了(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眼下西北兵事如火如荼,恩相该是操心大了。”

唐恪开门见山提及了这事。

张康国捻着胡须叹息了一声“确是如此,你一向多智,就等你回京问问你意见,西北这一摊子事如何可解?”

唐恪却比较迟疑,像是在揣测张相爷的真实想法。

在一边漫不经心翻书的张子文、忽然嘀咕了句“西北问题明显在高永年。”

唐恪眼内闪过一丝惊讶之色,猛然转身,开始重新打量小衙内。

张康国则没多想,惯性思维道,“你小子懂啥,大人说话小屁孩别插嘴。”

张子文翻翻白眼,却照样不离开。继续优哉游哉的观察书架,这可是挑战便宜老爹底线的好机会,当着外人他也不会乱发飙,而张子文就能进一步知道怎么才会把他惹怒。

或许……他就不会真怒,所以这身体才成了所谓的败家子?

唐恪想想却道“不怕恩相见笑,学生还真想听听公子的看法。”

“这小子能有什么看法?”

张康国说这么说,却也看向张子文“哎呀我说你小子别转悠了,过来说两句话,让恪叔指点你。”

张子文便走过来指着墙壁上的大地图,“一月前我宋三路大路大军西征。童贯自熙州出。”

又指着北上方,“大将高永年自兰州出,理论上他沿京玉关一线可最快逼近西宁州,但难点在于大通河阻隔,强渡容易被对手骑兵抓住漏洞。又有,倘若外交形势有变,西夏一但决定出兵援助青塘,党项精骑自卓洛军司快出,那时高永年部前无去路后有追兵。又因湟水阻隔,童贯和刘仲武部骑兵不足,无法及时北上驰援,以高永年那像是头被打过的性格,很容易被人包饺子。”

这些话他嘴里说出来,有些词虽怪,但足以让唐恪和张康国懵圈了,不禁睁大了眼睛面面相觑。

张子文接着道“刘仲武部最低调,自宁川堡一线逼近湟水,却引而不发。这不代表刘仲武将军没能力过湟水打通潢。而是他知道此战大局在哪。”

唐恪忍不住道“大局何在?”

张子文在地图上划了一圈“西北事务不是军事问题,而是童贯和高永年的督帅之争。童贯虽是阉人,但军事才能有些的。他素知高永年性格,于是建议高永年不过大通河、陈兵京玉关一线转为防守,以做到切断西夏对青塘的援助。”

“奈何童贯只是名誉总管,战区没有宣抚使,则陕西西路都统制高永年可根据自身情况用兵。而高永年认为阉人童贯是为了独享功劳、才阻止进兵西宁州,由此便出现了这节骨眼上的督帅之争。”

听到这里,张康国迟疑少顷冷哼道,“高永年的弹劾没错,童贯那阉人分明就是想出风头,想抢首功!”

张子文神色古怪了起来,“问题谁不喜欢功劳,换我去,换恪叔去,甚至换您去,有功劳为啥不要?”

“你……”

张康国一时语塞。

张子文又道“嫉妒心童贯真有,但不代表他的建议错误。此乃军国重事,不能因高永年是老爹心腹之将,就对军事上的安边际视而不见。”

张康国很疑惑,“你小子又怎知高永年是老夫心腹?”

张子文微笑道,“童贯是蔡京的人,又是皇帝亲信,还是此战名誉总管。高永年若朝中没人,他有几个脑袋敢不听童贯的,答案还用猜啊?”

张康国又捻着胡须少顷“难道反倒要老夫抬举童贯?阉货领兵已为我朝之耻,可惜官家任性谁也扭不过。童贯在那战场上不闯祸就是功劳,怎能再让他露脸立功?”

张子文道,“身为宰臣,这节骨眼上不能奖励人处罚人,只能奖励行为处罚行为。如果您真的关心大宋,便果断发文怒斥高永年,命其陈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