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镇偏僻冷清,实在没什么看头。
小镇的前面是一条通往西边的公路,边上是一座庵。虽然叫庵,但里面没有尼姑,住的就几个和尚——大者为庙,小者为庵。寺庵的名气不大,平时也没几个香火钱,和尚们要自力更生,卖字,给牲畜看病,偶尔还出门做法事。前年的时候,深夜,公路上一辆车失控栽进了田里,整辆车翻倒过来,还冒了火,情况十分危险。恰好被几个回寺路过的和尚瞧见了,赶忙撬开车门,将昏倒的人救了出来。
这件事一度让名不经传的寺庵火了一阵子,成为了十里八乡的谈资,电视台也来拍,因为和尚们救下的是个明星,演过很多戏。但这种事也就热闹了几天,记者们像风一样撤走。那个明星的粉丝们在网上联名感谢,赞点了很多,有闲钱的还跑杭城灵隐寺去捐钱。最后寺庵还是那个寺庵,和尚们该怎样还是怎样。
小镇的另一边是一家儿童福利院。远看和一座幼稚园差不多,但建筑的色调一如路边的石头,单调,布满灰尘。郊区的福利院不如市区福利院获得的关注多,没有领导偶尔视察,没有企业捐赠,也没有志愿者组织过来帮忙,收留的孩子多有缺陷,难被领养,并且鲜有人来。虽有国家扶持,但依然过得很不容易。
“大哥哥,谢谢你买的肉,祝你元旦快乐!”
“别祝我快乐,这样我会有压力。”
“啊?你不快乐吗?”
“不快乐。还有啊,以后不要随便问成年人快不快乐,这个问题很残忍。”
“可院长说你是大明星耶。”
“尤其别问明星。”
脸颊肉嘟嘟侧面看去很像一颗马铃薯的小孩愣了愣,好半天才说“古哥哥他也是明星,他就没有不快乐。”
韩觉说“他可能只是把不快乐藏起来了。成年人除了容易胖,其他没什么是容易的。”
马铃薯小孩一脸惊慌“诶?那我在时间胶囊里写了信问三十五岁的我快不快乐,这样是不是不太好啊?”
“赶紧挖出来改改吧。”韩觉建议。
马铃薯小孩立即迈开短腿屁颠屁颠跑去找铲子。
看着小孩跑到老师边上讨要铲子,小周收起摄像机,在韩觉边上坐下,问“老板,这么早把现实告诉小孩子,会不会太残忍了?”
“他们的环境早就不允许他们和普通小孩一样天真快乐地成长了,从这里出去到了社会上,只会有更多更大的困难在等着他们,”韩觉看着远处的小孩,轻声说,“这是个美好的世界,值得我们为之奋斗。我只同意后半句。”
小周若有所思,转头看着韩觉的神情,第一次产生了拍搞笑视频以外的创作冲动。
然而没等小周悄然举起摄像机,韩觉已经恢复了神情,眯着眼挪了挪身子,好让午后的阳光更舒服地晒在身上。
小周摆弄着摄像机,跟韩觉说“如果刚才那个片段发网上的话,应该会有很多人过来当志愿者的吧?”
在小周看来,那个形似马铃薯的小孩和其他孩子很不一样。
他们一行人来到福利院的时候,是午饭前。一开始他们是受欢迎的,孩子们竭力展现自己,甚至讨好,渴望被领养,但是在知道韩觉并不能领养他们时,他们褪去了热情。
韩觉买了很多肉供孩子们吃。孩子们尽管吃着平时难以吃个够的牛肉,但依然用警惕不安的眼神看着他们这些外来者。韩觉似乎心有准备,对此并不介意,饭后就在后面的院子里晒着太阳,不打扰孩子们,也不强行奉献爱心。小孩们都在很远的地方偷看韩觉的时候,唯独这个马铃薯小孩很自来熟地凑到了韩觉边上,说他今年五岁,连青椒也吃,真的不能带走他吗。韩觉说他没结婚,带不走任何人。小孩沮丧,但依旧留下和韩觉聊天。
小孩语气搞笑,喜感浑然天成,小周认为把小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