蜡笔小说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299章 再见王熙凤(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车水马龙的金陵城内,贾琮与柳湘莲并排走着,到了现在,一旦有停下来的闲暇时间,贾琮就会吩咐柳湘莲操练一下侍卫,不然实在没有安感,因为有了政敌……

还有就是古代的长途跋涉,连商人都要请保镖的。

走过一道大街中心的牌坊,柳湘莲道“你究竟要选哪个店铺?”

“随遇而安,走到哪里,就选哪里。”贾琮以旅途劳累为由,定下休息几日,金陵官方是又提心吊胆,又暗暗松气。

此地由金陵贾家后门出,才转几个街道,就可看见书铺,贾琮抱着随意浏览的态度,随机踏阶进店,这些店家可不认识他,他找了找柜台书本,果然不见了他的时文集。

贾琮当然也是不爽的。

但是他的心理年龄早过了意气用事的阶段。

“店家,那本《贾山海选时文集》不卖了么?是销量不好?”贾琮找到了一本《江湖历览杜骗新书》,到柜台付钱,他用的是私钱。

那个店家正正眼镜,掂量掂量,拿戥子秤了,也不知是老眼昏花,还是身体机能不行,居然没说钱的事,说起贾琮批阅的时文集,叹气道“贾状元的书倒是好卖的,毕竟本朝第一位六首,只要指点得过得去,不缺买的人,可江左盟一放话……”

柳湘莲插口,问出贾琮想问的话“江左盟充其量不过一个文社,不是收税的衙门书吏,也不是掌刑的衙门差役,你们卖你们的,怎么有钱不赚呢?”

那个店家嘟嘟嘟的笑了几声,看他们的目光仿佛在看不通世事的小孩,但顾客是上帝,他便有一种优越感,虽心里轻视,面上却老气横秋的,道“两位不是金陵的人吧?难怪了,不知这里的行情。”

“听小老儿一一道来,这江左盟可是南省第一文社,门下弟子遍及江西、江苏、浙江,就说这鸡笼山的国子监,少说也有三分之一是他们的人。为了状元爷的一本时文,而丢掉那么多顾客,不是因小失大,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嘛?”

这是拿资本与商业竞争来压人了,柳湘莲顿时明白,得罪了江左盟,在江南市场,还真不好走。

而贾琮这几年的所作所为,基本上可以分为两条线,一条是公,在改善民生与官场道路之间,取一个平衡点,一条是私,合理合法的赚钱,毕竟贾琮有仪仗队、轿夫、护卫随从、小老婆,这些都他娘的要钱啊。

但是贾琮没把重心放在时文集上,得了一笔塞牙缝似的钱,也算是在江南试水,至于那些反抗他的,一旦他入阁,下一步就让他们乖乖闭嘴。

江左盟再大,也不是抱成一团,当年东林复社都有反目成仇的,就说沈镐、董安国都是江南人,却还和自己一个阵营的,贾琮怎会惧怕他们。

此时他怪异的是,明明他给的是假钱,而且此书铺也有《江湖历览杜骗新书》,教人怎么认假钱,可这个金陵大都市有天生优越感的老板却认不出来?医不自治吗?

贾琮猜测的是,刘挺私下造假钱的人,太高明了。

要知道明朝的京城都是私钱泛滥,政府根本管不过来。

刘挺送的金银、私钱,贾琮没有一股脑儿拿去镇江钱庄,而是边走,边分批试探。

他这么做的原因,是加深了解民间的金钱流通。

钱粮是贾琮的御史工作范围,同样也是他在积累、学习的经验,只有面了解了,来日才能大展拳脚。

经济的一些常识,他还是知道的,尤其是小农经济的古代,仅仅靠政府粗暴地发行纸币,是不能解决问题的,大明宝钞一而再再而三地贬值,最终变成一堆废纸,就是明政府从上到下,都没有搞清楚市场经济的作用,包括银本位的确立,也是从排斥到不得不接受。

正思考着这些问题,旁边一个买书的书生,冷眼看了一会儿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