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背靠山川的小村落,十分清贫。里正唤来妻子上茶做饭,邀请楚泠三人入座。
“小老儿一个小小的里正,没想到在踏入棺材之前还能见到仙师。”
里正知道仙师,可这并不是寻常平民百姓口中常说的词,更何况这里是偏僻的山脚。
“里正一眼识出了吾等,亦是不凡。”关与月开门见山地问,“吾等来此是为了寻人,里正可知旻回道人?这里是以前是否唤作涧石桥?”
里正揪着胡子拧眉“旻回道人?我有些记不清了。”
意料中的回答,关与月和祝晴自己习惯了,此刻也难免失望。
“不过……小老儿这涧石村本就是从涧石桥化名而来,不然我们也不记得这么久远的事。”
三人大喜。
“这里果然是石桥之处!”关与月不禁叹道。
里正却摇头,喝上一口茶,缓缓道“不是石桥。仙师,容老夫慢慢道来。据祖先说,三百多年此地是溪涧,连接大湖,就是现在的岚山湖。溪涧略浅的地方搭了石块便可过河,深一些的地方就花了精力造出藤桥,方便往来。这里住了个挺厉害的人,往来求学的人不少。”
楚泠听了一怔,但没有打断里正说话。
他们先入为主,以为涧石桥是座石桥,怎没有想到,数百年前哪来的如此完善的石桥。
只听里正还在回忆着“后来不知什么时候,这座藤桥便叫涧石桥,人们也将这一带唤作涧石桥。再后来,有人在此停留,人越来越多,就有了村子。这村子叫涧石村也是一百年来的事情。小老儿的高祖还活着的时候,这村还没有名字嘞。”
里正与有荣焉,感慨地吃着茶。
这等风雅之事,楚泠再想到的就是琴了。原本不想吃茶的她,端起竹筒吃上一口。
楚泠看着里正捧着竹筒的手,问道“老丈,这涧石村的人都喜欢吃茶吗?”
里正见楚泠谈及茶,霎时从回忆里拔出,兴致勃勃地问“还不错吧,刚煮好的。这可是后山长的,我们这里独有。”
楚泠又吃上一口“不错,这制法想必是传自那高人?”
里正笑着点头“仙师若是要寻他,自然是不行咯。那道人……小老儿老了记不住事,好像听家中老人说过什么道士,嗳,记不得了……”
关与月挑了挑眉,语气变冷“里正的确是年纪大了。某见后山山坳里那小子炼气三层,修习得不错,想必他知道的更多些。”
被夸赞了好茶的里正,陡然一哆嗦,不自然地一笑“这……那隔壁老王家的二狗,看了祖宗留下的东西,不知怎么地就会了。”他有挤出菊花般的笑容谄媚一笑,“得了仙师的青眼,是他的福分。不如这样,祖宗留下些物件,给仙师瞧瞧。”
楚泠才看出了门道,心想这里正是哪来的底气要从他们手中拿好处?难道就是关与月口中的炼气小子?
这里不凡,她心中的希望又大了一分。
里正变得极好说话,起身就带楚泠三人去祠堂。祠堂在最北的屋子,平整的青砖砌成高墙,四周极为整洁。里正给案上的牌位上香,随后步入后堂。
楚泠的目光便黏在青灰的墙上,一张破旧的瑶琴垂在那里,琴弦还断了两根。
她仿佛感受那些些无人问津的岁月侵蚀,想象抚着它的是什么样的人。
直到里正的声音传来,她才回过神。
“这里是我们各家的族谱,还有祖宗留下的各种手札,有些小老儿也看不懂。所知道的也只是一代代的口口相传。”
里正已从架子上取下两个不小的木箱打开。
关与月颔首扫视一眼,伸手轻轻托起其中最上层的书册。有些老旧的物什没有妥善保存,都十分脆弱。
他小心翻开,祝晴也凑了上来。
这本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