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一时的念想,凭他现在的权力,还不足以改变现状。
但是在杨怀仁心里,既然赵煦这位皇帝有这样的想法,那就是一件好事,特别是他作为一个后世人预先知道将来即将发生的事情之后,更笃定了这件事能成。
直接上奏朝廷要开一家军事学院那是不现实的,就算宫里两位大佬没意见,那些文官们也会站出来三道四,最终的结果可能是导致整个计划的失败,所以杨怀仁想到办法转了一个弯。
如果杨怀仁只是开一架培养厨子的学堂,那阻力就相对的多了,大不了也被那些看不起厨子这种职业的所谓“君子”们诟病几句,他不务正业而已。
只要能达到目的,其实要穿什么样的外衣,找什么样的借口,走什么样的弯路,在他心里都不是那么重要,更何况几句骂声呢?
再这件事其实也是一举两得。
既然是厨子学校,厨子自然是要培养的。更多优秀的厨子,也代表着大宋人民可以享受更多种类的美食。
杨怀仁一身的厨艺,光靠他自己的力量,是无论如何也无法发扬光大的。
教授更多的学生,将来学生出师之后,回到家乡,再收更多的学生,那他的厨艺也能够传承和普及下去。
这样既能培养一批厨子去帮助他实现他的让美食遍及下的理想,又同时为他强国强军的第二个理想做了一个完美的掩饰。
想明白这一切,杨怀仁就乐了。傻乐了一会,才发现要实现这个计划,也不是想象里那么简单。
最最基础的问题,要建设一座新的学校,要费时费力,而眼下,他手上连一块足够建设这所预想中的庖厨学院的土地都还没有着落。
买地的钱他是不愁的,愁的是没有足够大的荒地可以让他使用。
京城里是想都不用想了,那地价简直就是要人命。放在外地也不行,自己总不能来回跑,太浪费时间。
既要满足离他的庄子近,地价又不能太贵,地方又足够大,还不能占用耕地,杨怀仁挠着脑袋想了半,终于想到一个绝佳的好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