蜡笔小说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章

第1373章:赵献球之死(2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赵献球做了那么多坏事,朱润卿作为扬州知府他能一点儿也不知道?

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装清高,你是个守身如玉的媳妇吗?男子汉大丈夫,不敢为民请命,你当官又是干嘛吃的?

本来杨怀仁想大骂一通的,后来想想觉得浪费口舌,骂了有用的话,他直接去骂赵煦那子去好了。

什么叫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呢,大宋的情况就很有代表性,皇帝都是个怂货,指望手底下出英雄?

别看今年朝廷在西边打了胜仗,所有人都在为赵煦歌功颂德,可杨怀仁心里清楚着呢,这件事和赵煦真没什么关系。

要不是有了前头环县的大胜,估摸着禁军也敢和西夏军正面交锋,如今不定还在一道道的筑城墙建关口呢。

要不是西夏朝堂上内讧,皇太后和梁乙逋争权夺利耗费了自身实力,别灭了西夏了,不被人反攻那都是好的。

章惇倒是起了大作用的,可这人行事太严酷,又一根筋,做的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买卖,靠的是堆人数堆钱粮才把仗打赢了的。

将士们的死活,他才不管,死了几万人,再招就好了,大宋的人口有的是,几万人算什么?

至于不计代价的耗费国帑,人家是不怕的,宋人里有钱人有的是,随便扒拉几个,就够朝廷花的了。

赵煦的新政自然还在继续,杨怀仁不关心,但不代表他不知道,同样的政策,在北方合适,在南方就不合适,在穷苦地方合适,在富庶的江南就不合适。

这点道理按朝堂上那些大佬们不应该不了解,可政令还是要求全国统一施行,而且地方上实际做事的人还都是被朝廷贬谪下来的,这样的改革要能成功,那才是见了大头鬼了。

想到这里,杨怀仁再看朱润卿,忽然感觉和他没什么好的,只吩咐赵献球一案相关的人等,交给他扬州府来处理,便带人离开了吐翠楼。

杨怀仁走出大门的时候,忽然听到那些围观的百姓的一阵大声的喝彩,搞不清楚他们是因为见识了禁军的威武而唱彩,还是因为赵献球伏法而高兴的唱彩。

不过不管是哪一样,起码杨怀仁心里有些安慰,百姓的想法很简单,好人看见坏人去死,是应该欢呼庆祝一下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