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话不说,甚事儿不干,甚至连吃饭也都有些不愿了,整个人忽然颓然没了劲儿。
蝉鸣声一层重叠一层不绝于耳,鸣叫出一层耐热焦躁,银杏树荫下的摇椅上,刘氏十足的一声悔叹,叹得身边人不禁跟着长送一口气,活像是葬了谁似的。
足足七八日,刘氏每日子午后,便躺在这里怨长怨短,凡谁同她问话搭话,都是力不能支,气息匮乏,爱答不理的模样。
不过这七八日里,屋里几人颇为默契,皆为了让刘氏有个时间、空间好自行平复内心的起伏不顺,让她接受现实,均未去打扰她老人家。
于是,她老人家爱做甚就做甚,爱如何就如何,别人亦该吃吃该喝喝,凡事且顺着她就是了。
七月过后,便是要收成的日子了,魏老头从地里看了稻田回来,心情煞好,好到连眉眼角儿全都是弯的,嘴里直兴奋道:
“好啊!好啊!今年后山与大庄岭那几垄地的谷子都长的不错,除去今年税收,丰收节时,应该能打下三四袋谷子,磨成大米也有一两袋,冬日可是够吃了,玉儿的嫁妆也是有着落了!”
刘氏躺在外头的摇椅上,懒懒的翻了身,无动于衷。
江玉在旁边石桌凳上,捧着针线篮子翻找了好些鞋靴样式,一股脑的想着要在成亲之前,给方川做对鞋子,没空听老头子说了甚。
不过从她紧锁的眉头看来,那些样式她似乎都不大满意。
老头子兴奋的脸当下收了起来。
楚娇娘正给院角的几株菜灌着水,见无人应话,回头给足老头子面子应道:“听说今年官府的水车送得及时,大庄岭与后山那块原本都是旱地,能及时送水过来,还能蓄够水,谷子自然是长得好。要说小姑姐的事儿定在今年,也是遇了一个好年成。”
听到有人理话,魏老头心情又好起来一丝:“是啊,是个好年成。我还记得年初时,听大郎提起过,说今年朝廷来了个新的尚书大人,应会有一些制度改革,这怕是改到位了吧。换做以往那些个做事的,哪能照顾到老百姓?能让谷子长这般好?”
老头子的话是无尽感慨欣慰,但尚书大人那一块说得有些含糊。
朝廷有六部,亦有六位尚书大人,这位新来的若又是被魏轩提及过的,那应是属礼部的秦晏大人,可礼部不管这些农户的事儿……楚娇娘的消息不灵便,多想也想不出当中的事儿,索性不想了。
不过这事儿不想,但魏轩的事儿还是要想一想的。
魏轩虽时常有信来往,可见不着人,总归每日都在思念。于是到了晚上夜静之时,楚娇娘提笔,大费纸墨,写了对他的思念,写了家中之事……
约过半月,魏轩收到来信,以往都是扶卓仪代笔书信,笔锋有力洒脱,一眼便识得。今日这书信竟是娟秀的瘦金,不免大为诧异!
他不记得家里这位娘子是否读过几日书?但知她祖上的事迹,都是读书人,亦知晓她聪敏,却愣没想着,她还能写一手好字!果真是个宝好的娘子!
信上说家中这位宝娘子给小姑姐说了人家,但家中二娘却因小姑姐说人家的事儿,变得萎靡不振好些时日,魏轩倒是笑了出来。
心想着,他这宝媳妇儿可是把二娘给整惨了。江玉可是刘氏最后一颗棋子,这就给没收了,能不颓然嘛?不过到觉得这事儿做的是对的。
若由着刘氏,江玉未来的日子怕不好过。
信中又提问道魏轩在翰林院如何?问有无吃好喝好睡好,有无新鲜事儿能说与她听听?
楚娇娘想知道他经历的,以及在他身旁发生的事儿,她愿意从这些旁的事儿去了解他,去懂他。魏轩亦是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