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情。刘彻前世自幼父母双亡,祖父又公务繁忙,个姓严厉,他实在没怎么体会过亲情。穿越十余年来,若说刘彻对谁人尚有几分真情,生母王娡自然排在首位,对皇帝老爹和太后也有几分亲情。
政治斗争自古以来便是极度血腥的,刘彻自然也不会有妇人之仁。但即便将来他主导的一系列改革不可避免要和窦太后为首的保守派势力产生激烈的碰撞,他也不希望将这难得的亲情彻底泯灭殆尽。
良久后,窦太后微叹一声,幽幽道“彻儿,你对皇叔刘武也如皇帝般忌惮吗?”
刘彻浑身一震,缓缓坐直身子,低着头沉默片刻后,方才轻声反问道“皇祖母认为彻儿该如何看待皇叔?”
窦太后看着眼前熟悉却又陌生的宝贝孙儿,脸上浮现出怅然若失的神色,颤声道“如此说来,皇帝的做法,彻儿也是认同的?”
刘彻狠下心肠,重重的点了点头“父皇此举,想来可一举解决各地诸侯拥兵自重的隐患,对社稷长存,江山永固可谓良策。”
窦太后眼中闪过一丝怒意,略带冷意道“为了解决隐患,便要将胞弟逼上绝路,还是良策?”
刘彻缓缓抬头,注视着太后的双眼,认真道“皇祖母言重了,父皇意在削藩,并未逼迫皇叔自绝于社稷。”
窦太后见状,不由怒极反笑“你道哀家老眼昏花,看不清皇帝的用意不成?他之前各种削藩之举,哀家虽不甚赞同,却也从未掣肘。然而此番,却是做得有些过了!”
刘彻微微摇头,劝慰道“皇祖母息怒,如今父皇诏令已下,天子一言九鼎,断无食言的道理。只希望皇叔能悬崖勒马,勿要再一错再错了。”
窦太后猛然起身,面色铁青的俯视着正襟危坐的刘彻,气得浑身发抖,冷声道“这便是你给哀家的答复?”
刘彻眼中闪过一丝稍纵即逝的不忍,却随即恢复了坚定。他伏子,砰砰砰的连叩三下响头,方才抬头注视着太后,缓缓道“皇祖母恕罪,孙儿乃是大汉储君,身负社稷,断断不敢因私废公!”
窦太后赫然看到刘彻的额头上紫青一片,眼中却满是执意,不由倒退几步,气势为之一滞。整个寝殿内瞬间陷入了深深的沉寂,气氛极为压抑,让人透不过气来。
良久后,窦太后仿佛再也支撑不足,身体有些摇晃,眼见就要跌倒。眼明手快的刘彻急忙起身,扶住太后的臂弯,稳住她的身形。
窦太后本能的想甩开刘彻的手臂,却没有成功。望着眼前这个几乎已和自己一般高的宝贝孙儿,她突然发现,原本承欢膝下的小家伙如今已逐渐长大。羽翼渐丰的他,就像一只展翅欲飞的雏鹰,已不再是那个调皮捣蛋的惫懒孩童。
窦太后第一次真正的开始审视起刘彻,以往的刘彻在她眼中,即便聪慧异于常人,多有惊艳之举,却仍是个孝顺乖巧的小家伙。然而,此时的刘彻在她眼里,多了几分天家子的无情和固执,无疑是极为陌生的。甚至让她隐隐感到,自己从未真正的了解这个孙子,这个多年来似乎隐忍不发的稚嫩少年。
刘彻没有言语,而是扶着窦太后缓缓坐下,随即静静低着头,跪在她的身前。
窦太后平复下心中烦乱的思绪,看着刘彻乌青的额头,仍不由有些疼惜,她幽幽叹息道“罢了,哀家会遣人尽力说服武儿,让他依照皇帝的诏令,尽速征募百姓,前往边郡戍边。哀家有些乏了,你且回去好生治伤,莫要在额角上留下疤痕,否则更失了威仪。”
刘彻没有言语,又伏子,连叩三下,随即起身告退而出。
出了仁寿殿,刘彻望着高远晴朗的天空,深深呼吸了一口微凉的空气。窦太后只提及征募百姓,却没有言明要劝梁王解散私兵,入朝觐见,定然无法让皇帝老爹满意的。即便是刘彻本身,也无法容忍梁王为首的诸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