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渊阁里一通乱七八糟的架吵到了深夜,也没弄出个所以然来,反而把众人全都弄得心力交瘁。
自从余璞去了东南前线,余知葳隐而不发的时候越来越少了,今日就险些和贺霄当庭翻脸。不过今后再如何相处,便是他俩自己的事儿了,此处且按下不提。
众人自文渊阁散去,便各自打道回府,心里全都憋着一腔怨气,许多人几乎都是一夜未眠。
第二日一早,国子监的学生上学的时候,便瞧见李知在门口拎着一桶浆糊,忙着往门上刷着甚么。
国子监祭酒早就换人了,人是新派的,以前在陈晖手底下混过,知道李知是陈晖的爱徒,向来对他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尤其是当他的某些行为是陈晖授意的时候。
今天李知拎着个浆糊桶,卷了一卷不知道甚么玩意儿走到国子监门口时候,新任国子监祭酒也就是瞥了一眼,而后就自己坐屋里头喝茶去了。
李知这副披星戴月刷浆糊的模样实在是太惹眼了,好些人都凑在外头看着。
终于,李知把手里面的绢布一抖,整张糊在了墙上,竟然是一张檄文。
李知一转头,直身后头的衣摆随着风就呼啦了几下,颇有些个画里面吴带当风的意思。
他就着一脸的浆糊,对着底下熙熙攘攘聚过来的同窗与看热闹的人就开始高声说道“同窗挚友们,今日听我李知一言。自十三港闭关以来,东南倭患愈演愈烈,酿成大错。而我等同胞,竟有人与倭寇为伍,侵蚀我大衡江山,实乃奇耻大辱也。今南京已失,社稷动摇,却因祸起萧墙,佞臣当道!南京之失,蔺和之过也;蔺和之过,蔺家众人包庇而成也;蔺家众人之胆量,皆因宦官乱政,蔺太后权倾朝野……”
“咣当”一声,李知将手里的刷子掷在了地上,“是可忍,孰不可忍!”
言罢让开了身子,让底下众人读墙上贴着的檄文。
这文章写了洋洋洒洒千余言,纵横捭阖,从长治初年蔺太后宠幸宦官祸乱朝纲,一直骂到如今蔺家借蔺太后的势,颠倒黑白,为自家脱罪。
李知的同窗们,全都开始小声地读了起来,读到最后,有几个人大声诵读起来。
非是李知安排的,只是这文章得了好些人指导,实在写得太好了。
底下开始有人大声叫起好来。
李知见群情激奋,于是大声叫嚷道:“如今若是让这群人这般恣意妄为下去,大衡的颜面何在?一个通敌叛国之人若也能脱罪,那岂不是将大衡东南大半河山拱手让与他人?今日……”
李知说着说着话,声音忽然戛然而止,捂住了自己的头,鲜血就从手指缝儿里渗了出来,一只好大的弹丸落在地上,滚了两滚,上面还沾着血的。
这是弹弓用的弹丸。
国子监门口站着的学生们齐齐回了头,上街不知是遛鸟还是作甚的镇离王世子蔺秩拿着弹弓站在人群之外,大骂道“小王八羔子,还敢骂爷爷我?吃了雄心豹子胆了!”
李知松开了手,差一点儿就打到眼睛了。额头上的鲜血,稀里哗啦地往下流,李知身上连个帕子都没有,有顾着斯文,没拿衣袖去擦脸上的血,由着鲜血覆盖住了大半张脸“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权贵当道,妖宦横行,一丘之貉啊……”
李知抽抽着笑了起来,笑得有点儿疯“一丘之貉啊!”
言罢,白眼一翻就要往地上倒。
李知的几个同窗全都围了上去,一把扶住了李知,大声唤道“知哥儿!”
李知还稍微有点意识,动弹了两下。
蔺秩挺胸叠肚,叉腰站在人群之外,傲视着这一群身无长物的读书人,鼻孔快要翻到了天上。
两方人悄无声息地对峙了一阵,蔺秩谅这群书生也不敢拿他怎么办,正准备开口再羞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