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人,原来百姓大多是藏起来而不是真的被吃光了。
这就好,这座城池总算还有救,自己来得还不算太晚。
王世充为人乖觉,自然不敢一开始就给徐乐人肉吃。
甚至不惜动用了最后的库底,给玄甲骑供应口粮,足以保障徐乐和部下的饮食供应不至短缺。
作为客军,玄甲骑对于这座城池的百姓根本没有任何义务,其实就以当下的大环境而言,军汉和百姓也是两个完全割裂的群体。
哪怕士兵来自于民间也一样,当他们披挂上阵之后,就已经不再是普通人。
连同他们的家属一道,都已经摆脱了民的属性。
这一点可以上溯到昔日北方六镇的军户生活状态,按照高欢的看法,鲜卑人为汉人了武力保护,反过来汉人就要为鲜卑人耕织劳作。
不管他的看法正确与否,这种兵民关系得到了西魏以及大隋的认可,就算是号称仁厚的李渊或是爱民的李世民也都是这个想法。
军汉的饮食用度只管找民间索取,至于百姓能否吃得饱,那是那些文官该想的事情和武人无关。
徐乐并不认为这等想法天经地义,自己出身徐家闾,亲眼目睹过民生艰难百姓困苦,也见过阿爷和乡亲们一起劳作一起演武的样子。
包括自己也是,除了操练武艺之外,也要和乡亲们一起耕种打谷而不是当甩手掌柜。
兵士不管百姓死活,又如何能获得民众拥护?
长此以往,早晚会搞得离心离德彼此敌对。
虽说他不是烂好人,但是也不会把如今洛阳城的情形当成理所应当,自己力之所及,能帮自然要帮一下。
徐乐这个想法的最大支持者,则是小狼女步离。
这位生长在草原上的狼女,并未失去她的仁恕之心。
只要不是在战场上,她还是愿意对民众施以援手。
是以徐乐一提出自己的主张,她第一个站出来支持。
不但如此,她还要陪着徐乐来看施粥的成果,也想要亲眼看看,洛阳城到底还剩下多少老百姓。
当然,不管徐乐再怎么慈悲,也不可能让自家兵士挨饿,把粮食供应给百姓。
施舍粥饭这件事能够执行下去,除了玄甲骑的强势作风以外,最重要的原因还是洛阳城总归有了些粮食。
否则就算徐乐和部下都愿意,王世充也没地方给他们找粮食去发放。
邙山之战的胜利,不仅是在战略上挫动瓦岗锐气,迫使其主动回撤。
在实际收益方面,斩获也颇为丰厚。
由于瓦岗军并没有做撤退的准备,李密的命令下的又太急,以至于有大批物资不得不丢弃在战场上。
除了帐篷、兵器之外,粮草、车仗以及牲口的数量也极为可观。
毕竟是十几万的庞大军势,随便丢点什么,都足以让王世充动容。
运输战利品的队伍从昨晚到现在一直没有停歇,直到舍粥时为止,还有许多物资等待运输。
从瓦岗手中缴获的粮草以及牛羊,足以供应守军十几日开销。
而这些物资,又是玄甲骑真刀真枪打回来的,自然就有支配的权力。
因此徐乐金口一开,王世充不敢拒绝,不但同意由玄甲骑负责发粮,也同意了徐乐这个近似于冒犯的请求。
其实进入紫微城的不仅是徐乐、步离,还有韩约兄弟等玄甲骑大将。
步离虽说不懂太多谋略,但是也知道徐乐此举不光是为了让自己高兴或是监督放赈情况,自然有其深意。
徐乐并没有急着回答她的疑问,而是把身子躺倒,后背枕在屋脊眼睛望着天。
此时的他根本就不像是玄甲将主,李家战神,反倒是和徐家闾时代那个无忧无虑的乡下少年并无区别。
步离蹲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