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农业这一块只有海洋农业,并没有陆地上的农业科目。
教授乙准备带陈大力走访的,是华国农业大学的教授。
华国农业大学同样在北地研究低温种植,跟马加大学和马加农业大学的队伍算是竞争关系。
但是华国农业大学是国家资金支持,另外两所大学的研究是地方政府的扶持项目。
两边都研究了很长的时间,前后开始研究的时差还没一年。
到现在已经有四五年了。
之前三省那边改良的原有大棚技术,就是华国农业大学的技术成果。
看似华国农业大学在领先地位,其实另外的联合研究团队同样研究出来了相关技术。
几乎是前后脚的时间差。
但是科研项目并不存在名次,只有第一个研究出来并发表的才是胜利者。
后面的盈利等果实,也是第一个才能享有。
后来者只能说赔夫人又折兵,资金白投,还捞不到好处可以回血。
上次的失败深深的刺激了联合研究团队,团队的教授和学生全跟疯了一样。
誓要在后面的研究上打败外来的华国农业大学,一雪前耻。
华国农业大学那边同样来者不拒,不害怕联合研究团队的竞争,同样又召集了一批人马,想要拉大之前领先的优势。
昨天吃饭的时候,陈大力听两位教授提过几句。
但是今天听到教授甲更透彻的讲述,他对这次的拜访充满了期待。
奈何有句话说的好,期望越大,失望越大。
经过两天走访了两支不同的科研队伍,陈大力可以说一点儿收获也没有。
因为两边都卡在了季节性冻土这一个难题上面。
想要让季节性冻土在天冷的时候不会变成冻土,需要给土壤持续施加温度。
地面加温的话,效果不强,因为地下会把其他地方的冷气带过来。
地下加温的话,那么上面土壤的肥力怎么保证又是一个大问题。
如果地下加温势必要在下面修建跟暖气管道一样的供暖渠道。
就等于很多土地变成了浮土,只是平铺在了渠道上面,跟花盆里种花一样。
如果想保持肥力,要么换土,要么增肥修养。
换土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增肥修养土地,冬季的温度还需要继续保持。
这样的花费远远大于现在从外地拉进来蔬菜所用的费用。
得不偿失,不如不弄。
距离真正实现北地大规模冬季低温蔬菜种植还遥遥无期。
陈大力最后只能暂时放弃了这方面的设想。
反正现在也有钱,大不了回村之后盖一栋全木头的房屋式大棚。
冬天的时候就在那个屋里种菜,土壤肥力低了更换就是了,反正也不很大,花不了多少力气。
这样一来,全村人冬季的蔬菜问题就能得到很大的改善。
集体种植肯定要比各家单独弄那一点儿来的更多,种类更全。
而且冬季没游客就少种点,免得浪费,等以后游客来的多了,再多种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