蜡笔小说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322章 参观考察(3 / 4)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盐场公社大量使用的风力和畜力提灌装置引起了富商们极大的兴趣,不难想象到有了这些高效便捷的机械装置之后,食盐生产所需的人力减少,而生产效率却大幅上升,对生产成本的控制也就成为了可能。面积巨大的晒盐场上堆积如小山的精盐,让参观者都感到叹为观止,晒盐虽不是什么先进技术,但像海汉人修筑的这种晒盐池可要比大明盐场普遍使用的石制晒盐槽先进多了。大明盐场十个盐丁做的事情,在这里大概两三个人就可以很好地完成。考察团的成员们这时候才逐步理解,为何安西能对海汉精盐的成本优势有着十足的自信。

而盐场社员们的生活状况,也让考察团对海汉人的运作能力刮目相看。大明盐场的盐丁大多都是一穷二白,很多地方的盐丁甚至会在活不下去的时候大规模逃亡,直接让盐场抛荒。而海汉盐场公社的这些社员却生活得相当不错,居住的村落房屋都是整齐一致,明显是统一修建的新房,光这一点就足以把绝大部分的大明盐场比下去了。

在简单看过了胜利港盐场的生产情况之后,考察团返回海边,继续搭乘两艘双体帆船,去东边的铁炉港参观当地的盐场。进入铁炉港的狭窄水道旁边,最近已经开始在修筑一处防御工事,完工后可能会在其中布置几门小口径火炮作为防御火力这也是大半年之前就被军警部多次提出的计划,直到近期才终于有了足够的资源来进行实施。

铁炉港在去年十月中旬开始建设,距今已经有接近半年的时间。在这半年中执委会安排了数以千计的移民定居到铁炉港,当地已经成了铁炉港第一、第二公社,并对港湾地区进行了农业和盐业的初步开发。目前已经建成盐田近三千亩,虽然暂时还比不了胜利港盐场公社的规模,但这里胜在地理环境较好,甚至不需专门的提灌设施,仅仅凭借每天的潮起潮落就可以完成海水提灌作业,生产成本反而大大低于胜利港盐场。相比西边的胜利港,铁炉港的发展潜力更大,根据测算,这边的盐田在将来开发完成之后可达胜利港盐场的三倍面积之多,产能估计是四倍以上。

农业方面也已经有了很大的进展,农业部为铁炉港地区专门制定的耐盐碱农作物种植计划已经有了一定的收获,收获的耐盐碱蔬菜早在远征安南时就开始作为日常供应定期向本地市场进行输送了。同时两处公社也在配合迁到附近山沟中的原符山峒黎人,修筑铁炉港通往田独地区的陆上通道。目前这条全长十二里的土路已经基本贯通,只是运输能力有限,暂时还无法运送重量体积较大的货物,不过已经基本达到了执委会的设计要求作为某种极端情况之下,铁炉港的居民向田独内陆撤退的通道。

铁炉港地区的居民人口是胜利港盐场公社的四倍之多,在这里除了公社的管理机构之外,也已经建立起了配套的医疗、教育、治安、军事等等机构。当然相比胜利港而言,这里的机构还是比较简单粗糙的。比如医疗机构就是由四名郎中轮流坐诊的一处小诊所,部分疑难杂症只能搭乘运送物资的货船去胜利港救治。教育机构也并没有类似胜利港小学那样的完善设置,仅仅只是几名穿越众办的扫盲班而已,隔天开课,教育对象主要是以尚不具备劳动能力的学龄儿童。

相比胜利港地区,由于迁到铁炉港定居的移民以北越难民为主,有大量的家庭结构存在,因此这里的儿童比例要远高于胜利港地区。但由于这个时代的民众意识所限,这里的居民虽然基本都已经取得了归化民的籍贯,但大多并不愿意将子女送去条件更好的胜利港入读,宁可让他们就在本地读个扫盲班之类的就好。主管教育的宁崎虽然对于这种情况也已经多次在执委会上提出过整改意见,但终究还是受限于目前的师资力量不足,暂时没有办法在铁炉港开办起正规的教学机构。

相比之下,铁炉港地区的治安机构倒是很快就进入了角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