蜡笔小说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326章 开发与拆迁(一)(3 / 4)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海军的成军速度而定按目前的进度来看,想要派出成建制的海军船队到珠江口据点,至少也是下半年才有可能实现的事情了。

对于被派驻到海外服役这件事,现在的民兵部队已经没有最初时那么抵触。首先军方已经实现了当初承诺过的轮换制度,派驻到海外的部队最长半年,最短三个月,就能回到本土。而大本营新训练出的民兵部队,成军之后必然会有的一项军事任务,便是到海外据点驻扎一段时间,这已经形成了某种默认的惯例。

其次,被派驻到海外的民兵将士,全部都可享受军方发放的特别津贴,最高甚至可达本地服役收入的两倍以上,并且有多次海外服役经历的人员,也享有职位升迁方面的优先待遇,这些措施也大大地提高了民兵们对派驻外地服役的积极性。因此当军方在内部宣布将调派某连到珠江口据点驻防的时候,并没有引起太多的争议,被挑中那个连的民兵们反而显得十分兴奋,因为哪怕只是三个月的驻扎期,他们将获得的特别津贴至少能当一个月的军饷了。如果在此期间有另外的作战任务,那么还会有额外的收益。

自从安南战役结束之后,民团上上下下都已经意识到了打仗带来的好处。虽然在此过程中也有人死在了战场上,但相比所取得的战果,海汉民团的伤亡率在这个时代来说简直就是低得惊人,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了。战后所获得的各种形式的战争红利,才是大家瞩目的焦点。在军方宣布了这次的调动令之后,军中已经有人在开始猜测,接下来是不是又有什么仗可打了。

相比红红火火的胜利港地区,远在胜利港以北数十里之外的两河流域却显得越发地冷清。这地方原本就没有太多居民,连成规模的村落都没有,只有一些自行来此开荒的散户居住。自从一年之前海汉人在胜利港开埠以来,也有一些人听说海汉人给劳工的待遇极好,陆陆续续迁去了胜利港最后入了归化民籍贯。这方圆十几里,最后就剩下稀稀拉拉二十多户人家居住。当然对这些留下来的人来说,本地居民减少并不见得是坏事,这样他们能够占有的土地就更多了尽管这些土地都并未在崖城官府登记过手续,从法律角度来说还算不上合法的私人财产。

继续阅读

从三月开始,本地已经为数不多的居民们慢慢感到自己的好日子似乎也快要到头了,胜利港那边的海汉人派出了好几支工作组,劝告他们迁离这里。如果愿意去胜利港做事的将优先雇佣,并且还能“适当地”对征用的耕地进行一点补偿。当然对于不愿意合作的人,海汉人的态度就没那么和蔼了,直接给出了搬离期限,并声称到期不搬者后果自负。

这些散居的民众根本没有能力与武装到牙齿的海汉民团进行对抗,也没有什么背后的势力能支持他们跟海汉人做对,因此绝大部分人都选择了屈从,迁往胜利港加入到海汉人控制的社会体系中。也有极个别的顽固分子并不打算离开这里,仍然对工作组的警告置若罔闻。他们显然没有意识到,海汉人组织的民团并不仅仅是用来吓人的。

四月二十八日清晨,一支民团部队从三亚内河港附近的临时营地出发,向着两河上游徒步前进。这支民团部队的主力便是近期将会派驻到珠江口的胜利港独立营第四连,连长名叫陈一鑫,差几个月才满20岁,在穿越集团中算是年纪比较小的成员了,同时他也是现在军委下属的成员中最年轻的一个。

陈一鑫在穿越前并非职业军人,也没有真正入伍从军的经历,只不过是在某兵工厂读完厂办技校后内部分配的青工而已,但因为其单位的特殊性质,所以陈一鑫顺理成章就成为了当地的预备役民兵,并且也像模像样地在业余时间接受过近一年时间的民兵训练。在一个偶然的机会得知了穿越集团的消息之后,便十分积极地参与了进来,面试一过就办了辞职手续带着微薄的几千块积蓄跑到广州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