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了什么孽要接下修撰《道藏》这个活计?凭白要受张玄府、应元老道那群人的气!”
杨易知道这是白玉蟾发泄怒气的一种表现,而这种情况自《道藏》修撰的第一天就出现了,这也是正常现象,能被各大道门支脉送来参与修撰《道藏》的人哪有一个是善茬?杨易也就见怪不怪了。
脸上浮现出一丝笑容,杨易淡淡地问道“这次又是谁?”
“还能是谁?张玄府那个老不死的呗!这个老儿也是个老滑头,自家的《太平经》没拿出来不说,就连《天师雷法》和《紫霄真经》的注解工作也慢得离谱,恨不得一天只注解一个字。
注解地慢也就罢了,可这厮浏览其他门派道书的速度可不慢,这才几天的工夫,老道注解的《胎息法》就被他看了个遍,真是气死个人。”
“师父你也莫要生气,这不是咱们早就预料到的事情吗?道门自春秋之时便衍生出各个分支,各支各脉虽然同出一门但却老死不相往来,又怎么会把各自最玄妙的经文秘术交出来,咱们紫阳派不也是没把《紫阳大法》和《悟真篇》交出来吗?
那些门派能够拿出这些道书玄功已经出乎咱们的预料了,更何况在修撰《道藏》之前咱们就先说好了,凡是参与到修撰《道藏》工程的人都可以自由浏览别家道书,至于能获得多少东西就要看自家的本事了,现在咱们足足编纂了四千三百五十四卷道经,师父你的收获恐怕不小吧?”
白玉蟾闻言哈哈一笑,显然杨易所言说到了他的心坎里“当年老道入门之时,正是翠玄祖师金液交结,圣胎圆成之日,自那时起老道便立志以翠玄祖师为标榜,时至今日已可窥见祖师之路矣。嘿嘿,你小子得到的收获恐怕也不比为师小吧?”
杨易淡淡一笑,浑身气势蓦然一变,一种呼啸之音陡然从其体内传出,好似龙吟虎啸般震人心魄,同时淡淡的紫气自杨易头顶百会穴盈冲而起,弥久不散。
白玉蟾陡然一惊“骨震如龙,百脉俱通,玄关合一,神炁盈顶!炼精化气的巅峰之境!
紫阳大法第十层!”
他悚然而惊,双目精光爆射而出,直勾勾地盯着杨易,满脸的不可置信之色,虽然他是杨易的师父,但他的这个徒弟脸上却总好像是蒙着一层面纱一样让他有种摸不着底的感觉,但他无论如何也想不到杨易竟然能突破到紫阳大法的第十层,同样修炼过紫阳大法,白玉蟾可是深知紫阳大法的修炼之难,除了当年创造出紫阳大法的张伯端之外,整个紫阳派数百年的时间都没有人能将紫阳大法修炼到第十层的境界,包括他自己。
“紫阳一派自翠玄祖师之后开辟出内丹一术,但却无人可将其发扬光大,师父你放弃紫阳大法转而修炼道门金丹之术才不过短短的数年时间,就糅合百种道书内息丹法经义于内丹之术中,最终创造出了这金丹之法,若是师父你继续修炼紫阳大法,说不定早就突破到第十一层了。”
白玉蟾摇了摇头“紫阳大法偏重于功,而金丹之术偏重于道,为师不喜与人争斗,性不与功合,即便是修炼再多的时间也无法达到你今日之成就。迷途痴走数十年,修撰《道藏》之后方才明悟心性,见道得真,说起来为师还要感谢你啊!”
杨易伸了伸懒腰,笑着道“你我师徒,又何必如此。”
“哈哈,是为师着相了,不过你那个皇帝徒弟今日又派人送了一部道书过来,数年如一日,孝心可嘉啊!”
杨易起身来到窗前,打开窗户,目光望向远处巍峨耸立的宫殿,说道“日严是个好皇帝,可惜生错了时代。”
白玉蟾眉毛一挑“大势难违?”
杨易点了点头“时光荏苒,一晃已经十六年了,师徒一场,我当护其血脉延续,这也算是全了我们师徒之情!”
“那种道之术如何?”
杨易双眼一眯,转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