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身材壮硕个头高大的少年一阵风般来到柳氏面前,叩首道“娘亲早。”说话时难掩心中的兴奋。来人正是秦珏,由于从小就比同龄人长得高大,现在看起来已像是十七、八岁的样子。仔细看才会发现脸上稚气尤浓。柳氏站起身来爱怜的轻抚秦珏头发,看着稚气未退,却已初显英武的秦珏道“想弟弟了吧?我已命厨房准备了早餐,吃完你就出城去接珩儿和秦伯。”
原来半年前,秦珩带着秦珏偷看丫环珠儿洗澡。但事有不巧,秦珏闹肚子中途离开。更不巧的是秦万才刚好路过,把秦珩逮个正着。秦珏逃过一劫。
这一来把秦万才秦老爷气得不善。自己出生贫苦,大字识不得几个。本指望儿子将来考功名光宗耀祖。秦珩却不思上进。那年拜方师傅学武本想着将来若能进宫当个侍卫或混个将军也不错。那想到这小子竟做出如此败坏家风名声之事。
藤条打断几根,突然想起这小子学了内功。注意一看,秦珩在那里假哭干嚎。常人早皮开肉绽,他身上虽有紫痕却并无大碍。加上柳氏嘱咐家丁手下留情,藤条倒多是被内力震断。
秦老爷想了想把秦珩扔到城外购置的一处田庄进行劳动改造。未经允许不准回城,也不准谁去探望。还特意交待田庄主事的秦伯,严加管教。若是别人可能也管不了他秦二少爷。可这秦伯是秦万才同乡,很早就跟着秦万才,在秦家颇有威望。从小看着两兄弟长大,对待两人像自己的儿子一般。
其实柳氏若要去看望,秦老爷也没辙。只是想着秦珩小小年纪犯此大错,所以狠下心肠不去看望。
如今中秋将至柳氏思子心切,找秦万才说情。秦万才心疼妻子,这才松口。
中秋节又叫仲秋节、八月节、月夕等。源于上古天像崇拜,由祭月活动演变而来。直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节日,盛行于宋朝。在唐代,中秋节尚未盛行,人们有望月相思的寄托,却无明确的中秋节概念!但赏月、玩月颇为盛行。
吃完早餐,安排了两辆马车。在柳氏叮嘱下,秦珏带着一众护院、家丁和秦伯的儿子秦承自出城外接人。柳氏则带着丫环去市坊采买节日物品。
这一日天公作美,艳阳高照,金风徐来。秦承常来往于田庄之间也觉心胸开阔。秦珏和秦承坐在马夫两边,欣赏着田陌间风景,车厢反倒无人。后面货车几个家丁也坐在车厢外。
秦承伸了个懒腰道“往日出城怎不觉得风景这么美?”
秦珏看着黄绿相间的田野,感受着拂面的秋风道“今天是什么日子啊?”
“中秋。”秦承道。
“这不就对了。”秦珏转头看向秦承道“心境,懂吗?往日是出城办事,虽然今天也有事要办,但办的事不一样,心境自然不同。正所谓秋风得意马蹄徐,一路赏尽洛阳田。”说完从马夫手上接过缰绳亲自策马而行。
走了将近一个时辰田庄在望。一个少年正在一间房屋前的井里打水,穿着一身平常的布衣。听到身后动静刚转过身,只见上空一团黑影袭来。立即沉腰一拳击出。
“嘭!”
黑影倒翻而回落在地上,布衣少年却一步未动。
黑影立定后大步走向对面的布衣少年道“二少爷,半年不见功力又见长进了呀!怎么穿件这种衣服?”
“哈哈!”布衣少年笑道“你见过穿绫罗绸缎种田的人?我说大少爷怎么半年不见功力好像没什么长进呀!”说完同时哈哈大笑起来。
黑影正是秦珏,而布衣少年正是秦珩。平时两兄弟都喜欢互相以少爷相称。秦珩长相相对文秀一些但也不缺男儿气概,比秦珏矮上半头。
秦珩道“我就知道今天肯定有人会来,嘿!是不是老爹肯让我回去了?”
说完挤眉弄眼露出期待的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