蜡笔小说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248 流民(2 / 4)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上到处抢掠伤人,已经跟暴民无异。  既然是暴民,朝廷就应该派兵镇压围剿,绝不能放任姑息。  对于这个提议,大部分官员都觉得不妥。  不是什么心慈手软的问题,主要是怕官逼民反。  要知道这可是十几万流民,一旦镇压失败,很可能会导致这些流民一起造反,那事情可就闹大了。  如今西北全境已经叛出了朝廷,西南又有胡人作乱,如果再加上这十几万流民也一起造反,那就真是天下大乱了。  这时候所有官员都等着新皇作决定,或者说,都在等着背后的安国公作决定。  所有人都心知肚明,这朝廷名义上是顺天帝在统御,实则上真正的话事人另有其人。  终于,众所期盼的安国公当着百官的面提出了自己的奏章将这十几万流民引导至江北边陲地区开荒种田,并在当地重建家园。朝廷方面则为其种子和工具,并派官员到当地协调管理。  这奏章一出,顿时引起了众多官员的惊讶。  江北地区田地贫瘠,气候多变,并非一个适合开荒种田的好地方。  尤其是边陲地区,以沙石地形居多,种树都难种,更别说开荒种田了。  一下子把这么多流民赶到那里,不怕引起民变吗?  如果是其他人提出这样的建议,肯定会遭到大部分官员的反对。  但这是权倾朝野的安国公亲自提出来的奏章,朝堂之上哪里还有人敢出声反对。  别说是官员,估计顺天帝也不会反对。  果然,顺天帝很快就同意了这份奏章,并安排官员去办理此事。  下朝以后,许多官员都在寻思着安国公为什么会作出这样的决定。  其中就包括了礼部右侍郎姚敬堂,他几乎是一下朝就来到了大哥姚敬君家里商议此事。  此时的姚敬君已经不是刑部尚书,他在几个月就以身体不适辞官养病去了,如今只是一个闲赋在家的致仕官员。  姚敬君之所以要辞去刑部尚书一职,是为了以退为进,保护姚家上下的安全。  虽然说新皇顺天帝设立缉事府主要是为了清洗和打击那些曾与大皇子有所牵连的文官,但姚敬君深知自己在新皇眼中,估计也没什么好印象。  因为他的妹妹姚氏就是西北大将军宁志远的妻子,镇国公府的女主人。  虽说女子一旦出嫁从礼法上来说就是夫家的人,但姚氏毕竟出自于姚家,这点对于新皇来说始终是个忌讳。  有鉴于此,为了不让姚家上下也受到缉事府的迫害,姚敬君于是主动以身体不适为由,提出辞官休养的奏请。  或许是因为姚敬君这么上道,顺天帝在循例挽留了一下后,终于同意了他的奏请,允许他回家休养。  姚敬君辞官后,这刑部尚书就空了出来,顺天帝很快就把自己的人推了上去,算是各有所得。  这就是当保皇派的好处,当新皇登基后,虽然不一定会受到新皇的重用和青睐,但至少不会被视为眼中钉肉中刺。  那些曾与大皇子有所牵连的文官,他们如今的下场就是最好的对照例子。  致仕在家后,姚敬君并没有就此放松对朝堂之事的关注,反而更加关心和在意。  因为他对新皇和安国公等人始终心怀戒备,假如事态有变,他需要马上作出反应才行。  他甚至连家人的后路都已经找好,就是为了以防万一。  “大哥,关于此事你怎么看?”姚敬堂把安国公的决定详细说清楚后,随即问起了兄长的意见。  “先说说你的想法。”姚敬君皱着眉头问。  “安国公为人精明,深谋远虑,绝不会无的放矢。  既然当初他决定把燕南和臻远这两省让出来,肯定已经预料到会有大批流民北上。  所以有关这些流民的处置方法,他应该早就想好。  只要对江北地区稍微有所了解的人都知道,那里大多地区土质松散、沙石地居多,根本不适合开荒种田。  假如硬要把这么多流民赶往那里,那相当于送进绝路,只会逼其造反。  但安国公却偏偏提出了这样的奏章,其用意很深啊。  如果我没猜错的话,这可能跟江北仅有一江之隔的东北地区有关。”  听完弟弟的分析后,姚敬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