笛声飘了几日,渐渐变得悦耳起来。
院里的下人都听惯了,郑令意时不时就寻了笛子出来练一曲,偶尔闲了一日,她们倒觉得耳朵里太清净了些。
郑嫦嫦回郑家去了,过了几日,郑令意又去郑家接了她出来,吃茶看戏什么的,反正是郑国公点了头的,鲁氏也拽不住她。
每回郑嫦嫦要出去与郑令意见面的时候,郑绵绵总觉得开门关门那一声听着都有些不一样,像是格外响亮一些,在炫耀些什么。
她的姨娘总爱说郑令意是个有福气的人,也总是爱提起旧事,埋怨郑绵绵耍小孩子脾气,与郑令意姐妹俩疏离了。
如若不是这样,凭她们三从小一块长大的情分,说不准郑令意能带着她多去外头见见市面,在替郑嫦嫦筹谋的时候,也能顺带着替郑绵绵遮一遮风雨。
郑绵绵对万姨娘这个看法嗤之以鼻,可这院里除了郑嫦嫦,也的确是没人能与郑绵绵说话了。
原先,郑绵绵有些熬不过,倒是主动凑上去几回,可正好赶上郑嫦嫦要去外院侍奉郑国公,实在是没有功夫搭理她。郑绵绵心里那股子不服气的劲儿就又上来了,再没去找过郑嫦嫦。
那段时日,郑嫦嫦正想方设法的讨好郑双双还不够,哪里还顾得上这个妹子,再加上她平日里也耐得住性子,描描样子,绣绣花,日子也就过了,不会凑到人前自讨没趣。
今日见郑嫦嫦出门的时候,万姨娘本想让郑绵绵也跟着去,可郑绵绵理也不理她,黑着张脸将今日份例里的点心吃个精光。
“要我说,还是你十五姐未出阁的时候好,只有她能压得住你这个古怪性子!你就去寻你十七姐,让她带着你一起出去散散心不好吗?如今她在国公爷跟前贴心,国公爷身上的香包挂坠哪样不是她做的?夫人都顾忌着这层,不敢对她怎么样,你个脑筋怎么就看不明白呢?”
万姨娘只觉得这日子没劲透了,成日里连个能说说知心话的人都没有,女儿又不跟自己贴心,挂着张债主的脸,怨自己没托生在太太肚子里。
“呦,原来娘也是觉得缠着人家有好处啊,我还以为你是顾念着老姐妹的情分,不想叫咱们小辈疏远呢。”郑绵绵嗤了一声,寡淡的眉眼里流出不屑的光芒来。
万姨娘气得甩了甩帕子,出门透气去了,再不跟这个嘴损的丫头说话。
这屋里没了人,郑绵绵脸上才露出几分真实的情绪,她其实连自己也不愿意承认,自己对郑嫦嫦是很有几分嫉妒的,过的都是同样的日子,偏生她有个同父同母的好姐姐,打小偏心眼就护着她。
虽然郑令意也管郑绵绵叫做妹妹,但真轮到她与郑嫦嫦有个什么不合,郑令意只会用满口的大道理来训她。
郑绵绵如果用这话来当面质问郑令意,郑令意是很乐意一口认下的,人心哪有长得完全方正的,东偏一点,西偏一点,总是要偏的。
郑绵绵小时候起了歪心眼子欺负郑嫦嫦,大多也是想要引起郑令意注意的缘故,不过谁有心思去猜她的真实想法呢?一句性子古怪,就全然概括了。
郑嫦嫦晚上回来的时候,说是给万姨娘带了些糕点,满满一食盒。
郑绵绵坐在铜镜前梳着额头上那几根碎毛,扭着身子,连个招呼都没打。
万姨娘生怕越拱她越拱出个篓子来,也不敢叫她,只好连忙送了郑嫦嫦回去,叹一声,“你这孩子何必呢。人你不愿搭理,东西总是要吃的吧?”
“她有个什么银子,东西还不是她姐姐买的?”郑绵绵不服气的说。
“那不是你姐姐?”万姨娘无奈的说。
“又不是一个肚子里出来的,算不得亲姐俩!”郑绵绵道。
万姨娘又叹了口气,道:“人人都想挤在一块凑个亲近,你偏偏要推远了。”
郑绵绵不肯如服软,但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