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很欣赏你一点,就是只要我不说,你就绝不开口,现在是世纪初,这个村子,是我们国家,最早发现的艾滋病村。”
郭雄闻言一脸震惊,刘元却已经踏上村道,他赶紧跟上。
刘元熟门熟路找到村支书,说明来意,要帮一下村里的感染者,并把药箱展示出来,村支书是个满脸皱纹的老汉,闻言将旱烟在墙角磕了磕,射出一口浓痰,“中,马家遇到好人嘞。”
“我当年可红火……我当年的照片都没有了。”
坐在院子里的马嫂回忆起往事,脸上突然有了一丝少女般的羞涩。
此时的马嫂已经病得很重了,衣服掩盖不住她的瘦骨嶙峋,挣扎着从床上起来后,她先是去拜了拜神,然后或许是外面阳光和煦,她并没有继续回去躺着。
从床上起来后,马嫂开始拜神,她说这样能让自己舒坦、得劲。
家里有三个孩子,大女儿马宁宁上二年级,脸上肉乎乎的;二女儿比姐姐闹腾,时常嘻嘻哈哈唱着歌;小儿子还不会走路,也不会说话,经常光着屁股在院子里爬来爬去。
上世纪90年代初,村里掀起了“卖血脱贫”的风潮。
为了维持生计,马家夫妇也加入了卖血大军。那时的采血通常是“血浆采集”,也就是在采血后分离出血浆,再将血细胞回输入人体。而在这个过程中,一些采血站会重复利用输液管和针头,这让包括马家夫妇在内的很多村民因“血液传播”感染了艾滋病病毒。
在基准时空,艾滋病以性传播为主,但在上世纪8090年代,血液传播是艾滋病的主要扩散途径,这也是刘元穿越回来的目的,hiv病毒的遗传物质为rna,单链结构非常容易变异,为了验证自己另一种新药,他必须找到尽可能早期的感染者,同时数量要够多,足够他展开验证。
2001年,艾滋病相关的母婴阻断技术还没有推广,在不知情的情况下,马家夫妇又孕育了两个孩子,而他们都因为母婴传播感染了艾滋病病毒,大女儿因为出生在两人卖血之前而幸免于难。
一家五口,只有大女儿是这场灾难的幸存者。
老马说,村子里有“五多”—— 卖血的多、发病的多、小孩失学的多、孤男寡女多、孤寡老人多。
上世纪90年代的血灾,让这个村子深受其害。
从感染艾滋病病毒到发病,潜伏期的长短因人而异,短的可能只有几个月,长的可以达十几年,平均八到十年。这是人体免疫力和病毒斗争的过程,什么时候病毒占了绝对的上风,艾滋病相关的免疫缺陷症状就会表现出来。
老马还没有什么明显的症状,马嫂却已经在想自己的身后事了。她已经发病了,会在一声又一声的呻吟中突然大笑两声,因为觉得心里不得劲,笑笑得劲。
早在1997年,多种抗病毒药物联合使用的“鸡尾酒疗法”成了艾滋病的标准疗法,但在明国,艾滋病相关的免费药物治疗开始于2004年,在这之前,由于相关药物只能靠进口,费用十分昂贵,月花费在几千到上万元,穷人们可望而不可即,除了运气好被报道出来,得到社会捐助,不然只能等死。
听到有上面派下来的医生,村南边诊所的赤脚医生也赶过来,他告诉刘元,小孩没希望了。
艾滋病村的治疗方式,就是去村里的免费诊所挂吊针,诊所是财政拨款,吊针的种类只有一种,抗生素,用最野蛮的方法压制细菌感染。
但是抗生素副作用很大,长期使用会导致胃肠道不适症状,因为要经过肝脏肾脏来代谢,还会导致肝功能、肾功能的损害,甚至还会影响到造血功能,会引起一些血细胞的减低,只不过是用痛苦来延长那可怜的一点生命。
马嫂以前的愿望很简单,这辈子有吃的、有喝的、有穿的就行。而现在,马嫂的生活,需要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