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安醒木一拍道“同治八年,前门接旨,后门斩首,那一年,久在宫闱的太监安德海想出宫游玩并借机敛财,遂借口预备同治帝大婚典礼,再三请求慈禧太后老佛爷派他到江南置办龙袍、预备宫中婚礼所用之物,最后获得了慈禧太后老佛爷的许可。有了太后的支持,安德海置清朝不许太监擅出宫禁的祖制于不顾,带领着一班随从,前呼后拥地出京了。”
有人嘘道“我原就知道这个事儿!后来安德海被就地正法了不是!”
旁人听了结局随即就也失了大半兴致,不免跟着嘘道“是不是啊?是不是啊?老安这次你说得可是不行了?!”
老安面不改色,“客官莫急,且听老安慢慢道来,安德海虽号称钦差,却并未携带任何公文,一路又过于威风张扬,因此在途经山东德州境内时,德州知州赵新闻讯对此颇感费解既是钦差过境却为何未接到‘明降谕旨’并由军机部文传知?安德海仆役下船购买物品也未出示‘传牌勘合’。因而为谨慎起见,赵新立即将此事上报巡抚丁宝桢。”
听及于此,我已经暗暗察觉到事情含着的几分诡异。
载湉亦然。
他只依旧眉间若蹙地听着。
老安道“丁宝桢早就对安德海的仗势骄横非常愤慨,接报后立拟密折,痛陈安德海种种‘震骇地方’的不法行径,并申诉了自己职守地方,道‘不得不截拿审办,以昭慎重。’此时紫禁城后宫也是沸沸扬扬,当时的慈禧太后老佛爷还是西宫太后,西宫太后听到风声就想要袒护安德海,毕竟是自个儿宠信的大太监,但可惜的是,东宫太后却早就联合了尚还年幼的同治皇帝通过军机处发布了密谕让丁宝桢将安德海‘立命诛之’,密谕内称‘该太监擅离远出,并有种种不法情事,若不从严惩办,何以肃宫禁而儆效尤!’八月七日,丁宝桢亲自查验确实后,遵旨将安德海就地正法于济南,此日距安德海被抓不过五天。这一惊人之举,使得满清朝野震惊,曾国藩赞叹丁宝桢为‘豪杰士’。权阉安德海伏法,也使得朝野上下人心大快,一时‘丁青天’之誉传遍民间。”
我扭头问载湉“这事儿可是真的?”
载湉神色肃然地看着我缓缓一点头。
我猛地一蹙眉。
载湉悄言道“这事儿绝不是一般的小太监能知道的,就连密谕上头的内容这老安说得都是不差分毫。”
我心一震。
恍然有一个大胆的猜测萦绕在心间。
失措须臾,我小声问载湉“安德海当年真的死了吗?”
载湉轻轻一摇头,“我也不晓得,那时我都还没出生。”
老安在台子上头继续道“青史几行姓名,北氓无数荒丘,同治七年冬时,安德海在京城最大的酒楼前门外天福堂大酒楼张灯结彩,大摆酒宴,正式娶徽班唱旦角的年方十九岁的美人九岁红为妻。慈禧太后老佛爷为了表示宠爱,特地赏赐了白银一千两,绸缎一百匹。宫廷许多事情正史叙述只有区区百来字,来人记住的往往只是一段大快人心,但人生中蕴含着的却是无数荡气回肠!”
说完这话,老安就下了台来,堂倌走到我们桌边陪笑问“爷、夫人觉着可好?”
载湉轻声问“这老安究竟是什么来历?”
堂倌一瞅道“可别说!”随后左右看了看才又道“老安来的时候衣衫褴褛,是我们老掌柜的好心才收留他在后院儿里打杂,后来闲时总听他说一些宫廷里的事情才晓得他原是紫禁城里的太监,掌柜的也觉着他说得挺好,应该有人爱听,也好给客栈添添热闹,于是就给他在堂里时不时的搭个戏台子叫上来说书。”
我问“这老头现在还住在后院?”
堂倌笑道“早就不住了,他现在说书赚了点钱在客栈后头自个儿置了间屋子。”
载湉小声道“你们掌柜的胆子还真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