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于此,淮王爷为之雀跃,而皇帝老儿如上述一再论说的,在多年以前就得知永夜盟这么个反动势力的存在却从来不吭气,他怕牵一发动全身,倒逼明胤逼宫。
从中亦不难明白,为何自昌明十年起,整整十七年内,明胤未迈出帝都城门一步既是明皇“默禁”,亦是襄王爷有自知之明,其一举一动要牢牢地“掌握”在帝王手心,王才能安心。即便是每年春二月的皇家围猎,明胤也是主动抱恙留京,他的“识时务”既让他皇帝老子些许愧疚,更让他皇帝老子风声鹤唳。导致的结果,就是对他加倍“荣宠”。
明胤何其通透,鉴于此,他就更没必要去洗涮永夜盟与九宫门“关联”了。然这造成的恶劣影响,就是令永夜盟有恃无恐,愈发打着九宫门旗号胡作非为,劫粮草烧战船诸多下三滥缺德事委实没少干。
按理,恶贯满盈本该天收。
可惜永夜盟各大据点早已人去楼空,佘赵二人雷霆出动却丧然扑空。
扑空的结果,令四面楚歌的淮王爷心下稍许好受,却令廉衡开始质疑明胤这既挑水又放水举动。少年深知,明胤若真要端掉永夜盟,早就令九宫门人马蹲守永夜盟各窝点以协助全擒,而绝不会让顺天府三法司徒耗近十天,留贼人时间撤退?
但明胤为何这样高高抛起却轻轻落下,少年委实想不通。思维堵塞之下,他只好取出压在箱底的关于褚心虑的生平。
褚心虑,字季叔,太祖称帝后,秦王被赐往甘州封地之时,途经道观避雨,与一女尼萌生情愫而暗结珠胎,但碍于此事难以启齿又嫌其身份卑贱,而不予承认母子二人身份。褚心虑自幼只好长于道观,及至十三岁,才随皇长孙明真也即现在的明皇一同被接入帝京。
民间私生,绝无添加到龙谱之可能,太祖又不愿见子孙流落民间受苦,遂接受了前国师褚宪德意见,将其寄养褚府保全一生荣华。
因明皇来自甘州苦地,在京受尽江南富庶藩地王孙之嘲弄,遂与卑微无二的“弟弟”褚心虑同气连枝关系极密。二人一同入崇门坐下,同时结识了傅砚石等人。
褚心虑自幼诗书不精,鉴于此生都难以正名,更无心向学,在崇门坐下半年之久便选择退馆修道,四处云游当了个富贵散仙。
宣明朝末年,辽王齐王兵变时,流寇乘机肆虐,褚心虑等几个散道在峨眉山金顶被一伙山匪劫持,刀落脖颈千钧一发时,游玩至此的云南王沐安胞妹沐宁,也即后来的洛妃将其相救于屠刀之下。
白衣飘渺御剑空舞的洛妃,年值豆蔻风华正开,俨然洛神宓妃,叫个褚心虑好不心旌荡漾,救命之恩下自然情根深种。
褚心虑时年不过十四五,少年意气,摘了道冠就追寻而去。一追六年,直追回京城才觅得神踪。当他找到了女扮男装混迹于皇家别苑经讲之地的洛妃时,兴奋溢于言表,可惜,作为傅砚石结义兄妹的洛妃,当此时已被明皇捷足先登。
御极已有两年的明皇,二十锒铛,意气正是风发,洛妃这朵一向孤傲的高岭之花,被其迷倒也属正常。
但这却成了褚心虑心里一道伤。
洛妃入宫之前,悄悄将她帝京最大私产——不曾隶属于九宫门的“楼王”抱月楼地契赠予褚心虑,潜意识在替这位不被皇家认可的子孙变相谋幸福。其心之善可见一斑。褚心虑情殇难抑却选择独自吞咽,一切恨恼皆作罢,唯盼她幸福。
可惜好景不长,洛妃入宫半年就因宝相楼大火被囚入冷宫,不久洛妃出逃宫外,于云南诞下明胤,血崩而亡。
她的死,令自幼饱受煎迫和轻视的褚心虑彻底黑化,在他的世界,除了母亲,唯一对他好的这一如神如仙的女子竟落得如此惨局,简直不可饶恕。这也便有了现在,淮王爷处心积虑地利用抱月楼发展出永夜盟,并四处招兵买马以图谋逆的野心。他的谋逆,除了洛妃